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雜療奔豚氣及結氣方六首

    深師療憂勞寒熱愁思。及飲食膈塞。虛勞內(nèi)傷。五臟絕傷。奔氣不能還下。心中悸動不安。七氣湯方。

    桔梗(二兩) 人參(三兩一方二兩) 芍藥(三兩) 茱萸(七合) 黃芩(二兩一方三兩)干地黃(三兩一方

    甘草(三兩一方二兩炙) 橘皮(三兩) 半夏(三兩洗一方一升)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豬肉蕪荑等。(千金無桂心橘皮桔梗有濃樸栝蔞蜀椒)集驗療賁豚氣從下上者。湯方。

    生葛(五兩) 半夏(五兩洗) 黃芩(二兩) 桂心(二兩) 芍藥(三兩) 人參(二兩) 生姜(五兩) 甘李根白皮(五兩切)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溫分為五服。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餳生蔥。(出第四卷中)

    短劇牡蠣賁豚湯。療賁豚。氣從少腹起憧胸。手足逆冷方。

    牡蠣(三兩熬) 桂心(八兩) 李根白皮(一斤切) 甘草(三兩炙)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取李根皮得七升。去滓。納余藥再煮取三升。分服五合。

    日三夜再。忌生蔥海藻菘菜。(范汪同)又療手足逆冷。胸滿氣促。從臍左右起郁胃者。奔豚湯方。

    甘草(四兩炙) 李根白皮(一斤切) 葛根(一斤) 黃芩(三兩) 桂心(二兩) 栝蔞(二兩) 人參(二兩) 芎 (一兩)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再。忌海藻菘菜生蔥。

    (范汪同)又方桐君說。

    孵出雞卵殼中白皮 梨木灰 麻黃(去節(jié)) 紫菀(各等分)

    上四味搗下篩作丸散。隨宜酒服十丸如梧子。散者方寸匕。療三十年喉中結氣咳逆立瘥也。亦可水煮為湯。以意分之。(經(jīng)心錄同并出第一卷中)

    千金奔氣湯。主火氣上奔胸膈中諸病。每發(fā)時。迫滿短氣不得臥。劇者便悄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氣方。

    桂心(五兩) 生姜(一斤) 人參(三兩) 半夏(一升洗) 吳茱萸(一升) 甘草(三兩炙)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為四服。忌羊肉餳生蔥海藻菘菜。(出第十七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陳三山
  •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诩螒c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所附個人經(jīng)驗,每出新意,甚切實用?,F(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