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癖羸瘠方二首

    刪繁療癖羸瘠。膏髓酒方。

    豬肪膏(三升) 牛髓(二升) 油(五升) 姜汁(三升) 生地黃汁(三升) 當歸(四分)蜀椒(四分汁) 吳茱萸(五合) 桂心(五分) 人參(五分) 五味子(七分) 芎(五分) 干地黃(七分) 遠志皮(五分)

    上十四味切。搗九味。下篩為散。取膏髓等五種汁。加水一斗。同汁煎。取水并藥汁俱盡。但余膏在。停小冷。下散攪令調(diào)?;鹕霞迦先?。燥器貯凝。冷為餅方寸。以清酒一升暖下。膏取服之。晝兩服。夜一服。非但療癖。亦主百病。忌生蔥蕪荑。

    又枸杞子散方。

    枸杞子(五升) 干姜(五兩)白術(shù)(五兩) 吳茱萸(一升) 蜀椒(三合汗) 橘皮(五兩)

    上六味切。搗五味。三篩下為散。取枸杞子燥瓷器貯。研曝如作米粉法。七日曝之。一曝一研。取前藥散和之又研。隨飲酒食等。即便服一方寸匕和酒食進之。如此能三年服。非但療百病。亦長陽氣。(并出第五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