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廣濟(jì)》療上氣方。
葶藶子(五合熬紫色,別搗如泥) 桑根白皮(切) 大棗(二十枚擘)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絞去滓,納葶藶子泥如棗大煮之,三分減一,頓服,以快利為度。忌如藥法。(出第二卷中)
《肘后》主上氣方。
灸從大椎數(shù)下行第五節(jié)下,第六節(jié)上,空間即灸一處,隨年壯。秘方。(《深師》、《千金翼》、文仲同,出第三卷中)
《千金》療上氣方。
上酥(一升) 獨(dú)頭蒜(五顆去皮,先以酥煎蒜,蒜黃出之) 生姜汁(二合)
上三味,同煎使熟,空腹服一寸匕,溫服之。忌熱面。
又方:芥子(三升)
上一味,末之,蜜和為丸。寅時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散亦佳。禁如藥法,尤忌油、面等。(并出第十七卷中)
《必效》療上氣方。
半夏(洗) 茯苓(各四兩) 橘皮 白術(shù)(各三兩) 生姜(五兩) 檳榔(十顆)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漬一宿,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更加甘草(三兩)、人參(二兩)、前胡(二兩)、紫蘇(一兩)。忌羊肉、餳、桃、李、雀肉、醋物。(出第一卷中)
《古今錄驗(yàn)》溫中湯 療上氣方。
甘草(三兩炙) 桂心(四兩) 生姜(一斤)
上三味,切,以水七升半,煎取三升,分五服。忌生蔥、海藻、菘菜。
又昆布丸 療胸滿上氣方。
大黃 硝石 海藻(洗) 水銀(各一兩) 昆布(三兩洗) 苦瓠瓣(四十枚) 葶藶(半升熬) 通草(二分) 桃仁(五十枚熬)
上九味,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許。先食服三丸,日再服。
又已試鯉魚湯 療上氣方。
杏仁(熬) 貝母 桂心(各三兩) 橘皮 人參 甘草(炙) 濃樸(炙) 麻黃(去節(jié)) 茯苓胡麻 白前(各二兩) 鯉魚(五斤) 生姜(六兩) 半夏(五兩洗)
上十四味,切,先以水二斗,煮魚得一斗二升,去魚納藥,煎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醋物、羊肉、餳、生蔥等物。
又上氣。二物散。(本司馬大將軍方)麻黃(一斤去節(jié)) 杏仁(一百枚)
上藥各別搗,合和下篩為散。上氣發(fā)時,服方寸匕,可至三方寸匕,以氣下為候,不必常服。(《深師》療上氣兼咳,《范汪》同,并出第十九卷中)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廣濟(jì)》療上氣方。
葶藶子(五合熬紫色,別搗如泥) 桑根白皮(切) 大棗(二十枚擘)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絞去滓,納葶藶子泥如棗大煮之,三分減一,頓服,以快利為度。忌如藥法。(出第二卷中)
《肘后》主上氣方。
灸從大椎數(shù)下行第五節(jié)下,第六節(jié)上,空間即灸一處,隨年壯。秘方。(《深師》、《千金翼》、文仲同,出第三卷中)
《千金》療上氣方。
上酥(一升) 獨(dú)頭蒜(五顆去皮,先以酥煎蒜,蒜黃出之) 生姜汁(二合)
上三味,同煎使熟,空腹服一寸匕,溫服之。忌熱面。
又方:芥子(三升)
上一味,末之,蜜和為丸。寅時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散亦佳。禁如藥法,尤忌油、面等。(并出第十七卷中)
《必效》療上氣方。
半夏(洗) 茯苓(各四兩) 橘皮 白術(shù)(各三兩) 生姜(五兩) 檳榔(十顆)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漬一宿,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更加甘草(三兩)、人參(二兩)、前胡(二兩)、紫蘇(一兩)。忌羊肉、餳、桃、李、雀肉、醋物。(出第一卷中)
《古今錄驗(yàn)》溫中湯 療上氣方。
甘草(三兩炙) 桂心(四兩) 生姜(一斤)
上三味,切,以水七升半,煎取三升,分五服。忌生蔥、海藻、菘菜。
又昆布丸 療胸滿上氣方。
大黃 硝石 海藻(洗) 水銀(各一兩) 昆布(三兩洗) 苦瓠瓣(四十枚) 葶藶(半升熬) 通草(二分) 桃仁(五十枚熬)
上九味,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許。先食服三丸,日再服。
又已試鯉魚湯 療上氣方。
杏仁(熬) 貝母 桂心(各三兩) 橘皮 人參 甘草(炙) 濃樸(炙) 麻黃(去節(jié)) 茯苓胡麻 白前(各二兩) 鯉魚(五斤) 生姜(六兩) 半夏(五兩洗)
上十四味,切,先以水二斗,煮魚得一斗二升,去魚納藥,煎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醋物、羊肉、餳、生蔥等物。
又上氣。二物散。(本司馬大將軍方)麻黃(一斤去節(jié)) 杏仁(一百枚)
上藥各別搗,合和下篩為散。上氣發(fā)時,服方寸匕,可至三方寸匕,以氣下為候,不必常服。(《深師》療上氣兼咳,《范汪》同,并出第十九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