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衛(wèi)生家寶產(chǎn)科備要》 妊娠五月

    作者: 朱端章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臥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處,濃其衣裳,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麥,其羹牛羊,和以茱萸,調(diào)以五味,是謂養(yǎng)氣,以定五臟。

    妊娠五月,足太陰脈養(yǎng),不可針灸其經(jīng)。足太陰內(nèi)輸于脾。五月之時(shí),兒四肢皆成,無大饑,無甚飽,無食干燥,無自炙熱,無大勞倦。

    妊娠五月,有熱,苦頭眩心亂,嘔吐;有寒,苦腹?jié)M痛,小便數(shù);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熱胎動(dòng)無常處,腹痛,悶頓欲仆,卒有所下,阿膠湯主之。

    阿膠湯旋復(fù)花(二合,去枝根) 阿膠(四兩,銼碎) 人參(一兩,去蘆頭,切) 麥門冬(一升,湯浸去心,焙) 生姜(六兩,洗,擦去皮,切) 吳茱萸(七合,揀凈,湯洗三次,焙) 黃芩(尖如錐者) 當(dāng)歸(洗,去蘆須,切片子,焙) 芍藥(雪白者,銼) 甘草(炙。各二兩)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藥減半,內(nèi)清酒三升并膠,微火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先食服便愈,不瘥再服。一方用烏雌雞一只,割取咽血,納酒中,以水煮雞,以煎藥,減半,納酒并膠,煎取三升半,分四服。

    曾傷五月胎者,當(dāng)預(yù)服安中湯。

    安中湯黃芩(一兩,尖如錐者) 當(dāng)歸(洗,去蘆須,切片,焙) 芎 (洗,銼) 人參(去蘆頭,切)干地黃(洗凈,焙干。各二兩) 甘草(炙,銼) 芍藥(雪白者。各三兩) 生姜(六兩,洗,擦去皮,切碎) 麥門冬(一阿,湯泡去心,焙) 大麻仁(五合,去殼) 五味子(五合,揀去枝梗) 大棗(三十五枚,去核)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七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七日復(fù)服一劑。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鄭壽全,字欽安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zhǎng)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吳坤安
  • 作者:
    嚴(yán)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duì)于《傷寒論》的 50 個(gè)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作者: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劉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