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脈∶寸口脈數(shù)而虛,肺痿也。
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過(guò)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脂,小便數(shù)而不渴??收咦杂?,欲飲水者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無(wú)膿血者,肺痿也。有汗出惡風(fēng)、咳嗽短氣、鼻塞項(xiàng)強(qiáng)、胸脹脅滿,久而不瘥,已成肺痿也。
□
肺痿者,久嗽不已,無(wú)膿血也。
薏苡散治肺痿咳嗽,其癥辟辟燥咳,胸隱隱而痛,肺弱無(wú)力。
當(dāng)歸 白芍(酒炒) 黃芩 人參(去蘆) 五味子 黃 (蜜炙) 麥門冬(去心) 桑白皮 百部薏苡仁(各等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
胸前有孔,常出血水者,謂之心漏也。
鹿子丸治胸前有孔,兼治腰痛。
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黃) 大附子(泡去皮臍) 鹽花(各等分)
上為末,棗肉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脈∶寸口脈數(shù)而虛,肺痿也。
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過(guò)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脂,小便數(shù)而不渴??收咦杂?,欲飲水者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無(wú)膿血者,肺痿也。有汗出惡風(fēng)、咳嗽短氣、鼻塞項(xiàng)強(qiáng)、胸脹脅滿,久而不瘥,已成肺痿也。
□
肺痿者,久嗽不已,無(wú)膿血也。
薏苡散治肺痿咳嗽,其癥辟辟燥咳,胸隱隱而痛,肺弱無(wú)力。
當(dāng)歸 白芍(酒炒) 黃芩 人參(去蘆) 五味子 黃 (蜜炙) 麥門冬(去心) 桑白皮 百部薏苡仁(各等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
□
胸前有孔,常出血水者,謂之心漏也。
鹿子丸治胸前有孔,兼治腰痛。
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黃) 大附子(泡去皮臍) 鹽花(各等分)
上為末,棗肉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