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術(shù)(炒各二兩) 干姜(炮) 茯苓(各四兩) 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
俱濕甚,
飲食如
”按
《宣明》(完素)用治胞痹證,少腹膀胱若沃湯,小便不利鼻流涕,通陽行水義當量。(按∶風、寒、濕邪,客于胞中,則太陽膀胱之氣不能化,故水道不通。按之若沃以湯,形容小水脹極之情切著矣。其上為清涕者,足太陽經(jīng)上絡(luò)額腦,太陽經(jīng)氣不得下行,而但上入于腦,流出于鼻,故為清涕?!缎髡摲健酚么藴沃倘∑渫栃兴?,究不若五苓散徹上徹下、表里兼施之為當也。用者審之。)
《時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zhì)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xué)習。
《時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guān)溫熱病 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白術(shù)(炒各二兩) 干姜(炮) 茯苓(各四兩) 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
俱濕甚,
飲食如
”按
《宣明》(完素)用治胞痹證,少腹膀胱若沃湯,小便不利鼻流涕,通陽行水義當量。(按∶風、寒、濕邪,客于胞中,則太陽膀胱之氣不能化,故水道不通。按之若沃以湯,形容小水脹極之情切著矣。其上為清涕者,足太陽經(jīng)上絡(luò)額腦,太陽經(jīng)氣不得下行,而但上入于腦,流出于鼻,故為清涕?!缎髡摲健酚么藴沃倘∑渫栃兴?,究不若五苓散徹上徹下、表里兼施之為當也。用者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