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退思集類方歌注》 豬苓湯

    作者: 王泰林

    治陽明病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并治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滑石(研) 阿膠(各一兩) 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膠烊化,溫服七合,日三服。

    豬苓湯內(nèi)二苓全,澤瀉阿膠滑石研。利水育陰兼瀉熱,(此即五苓散去桂、術(shù),加阿膠育陰

    苓散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溺秘心煩嘔渴痊。(心煩為熱,小便不利屬濕,濕熱郁蒸,則嘔而口渴。)汗多胃燥非宜用,恐令亡津大便堅(jiān)。(《傷寒論·陽明篇》云∶“汗多胃燥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