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產婦臨盆,腸先出盤露于外,子隨后生,生后而腸不即收,由平日氣虛不能斂束,血熱易于流動,下元不固,關鍵不牢,致有此苦。救治之法,于子下衣來之后,令產婦仰臥,先將母腸溫水洗凈惹帶之物,然后托起,輕輕送入,推而上之,令產婦兩足夾緊谷道,其腸自收上也?;蛉〔萋樗氖帕?,去殼搗攔,敷在頂心,待腸收盡,急去之。次也,又用冷水和醋,令人噴面,一噴一收,以漸收之。又其次也,欲免其苦者,宜于次后無孕時服地黃丸,加五味子一兩,桂心一兩,以固下元之關鍵。有孕后多服胡連丸。
胡連丸
白術(一兩) 條芩(四兩)蓮肉(二兩,去心) 砂仁(一兩,炒) 炙甘草(一兩,研末)山藥(五兩)
打糊為丸,米飲下。加人參以補其氣,兼服三補丸以涼其血,黃柏、黃連、黃芩(炒)等分,蜜丸,白湯下。于八月之時,再服八物湯加訶子、瞿麥、粟殼,蜜炒,服十余帖,庶可免矣。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著。二卷。上集論帶下、血崩、調經等 38 癥,41 方;下集論妊娠、小產、難產、正產、產后等 40 癥,42 方。
《婦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二十四卷。分調經、眾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產難、產后、總共 260 余論。論后有附方及醫(yī)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產婦臨盆,腸先出盤露于外,子隨后生,生后而腸不即收,由平日氣虛不能斂束,血熱易于流動,下元不固,關鍵不牢,致有此苦。救治之法,于子下衣來之后,令產婦仰臥,先將母腸溫水洗凈惹帶之物,然后托起,輕輕送入,推而上之,令產婦兩足夾緊谷道,其腸自收上也?;蛉〔萋樗氖帕?,去殼搗攔,敷在頂心,待腸收盡,急去之。次也,又用冷水和醋,令人噴面,一噴一收,以漸收之。又其次也,欲免其苦者,宜于次后無孕時服地黃丸,加五味子一兩,桂心一兩,以固下元之關鍵。有孕后多服胡連丸。
胡連丸
白術(一兩) 條芩(四兩)蓮肉(二兩,去心) 砂仁(一兩,炒) 炙甘草(一兩,研末)山藥(五兩)
打糊為丸,米飲下。加人參以補其氣,兼服三補丸以涼其血,黃柏、黃連、黃芩(炒)等分,蜜丸,白湯下。于八月之時,再服八物湯加訶子、瞿麥、粟殼,蜜炒,服十余帖,庶可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