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琥珀黑龍丹

    治產后一切血疾,淋露不快,兒枕不散,積瘕堅聚,按之攫手,疼痛攻心 但灌藥無有不效,驗不可言。

    五靈脂(去沙石) 當歸(去蘆) 川芎 干地黃(生者) 良姜

    以上各等分,入砂盒內,赤石脂泯縫,紙筋鹽泥固濟封合,炭火十斤 通紅,去火候冷 開取合子,看成黑糟,乃取出細研,入后藥。(一本云︰用椽頭砂盒) 花乳石( ) 琥珀(研,各一分) 乳香(別研) 硫黃(研,各一錢半) 百草霜 (別研,

    上同為細末,米醋煮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炭火燒通紅,投生姜自然汁與無灰酒 各一合,小便半盞,研開,頓服,立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