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 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腹 痿緩,小便滑數(shù),房室不舉,股內(nèi)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有余瀝,并宜 填骨髓,續(xù)絕傷,補五臟,去萬病,明視聽,益顏色,輕身延年,聰耳明目。又 分,遠志去苗、心,半兩,黑豆煮,不用石龍芮、澤瀉、肉蓯蓉。
菟絲子(凈洗,酒浸) 澤瀉 鹿茸(去毛,酥炙) 石龍芮(去土) 肉桂(去粗皮) 附子 焙干) 續(xù) 盆子(去枝
上為細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如腳膝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再服。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廷賢(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 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腹 痿緩,小便滑數(shù),房室不舉,股內(nèi)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有余瀝,并宜 填骨髓,續(xù)絕傷,補五臟,去萬病,明視聽,益顏色,輕身延年,聰耳明目。又 分,遠志去苗、心,半兩,黑豆煮,不用石龍芮、澤瀉、肉蓯蓉。
菟絲子(凈洗,酒浸) 澤瀉 鹿茸(去毛,酥炙) 石龍芮(去土) 肉桂(去粗皮) 附子 焙干) 續(xù) 盆子(去枝
上為細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如腳膝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