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風(fēng)化痰,除頭目昏痛,頸項強急,往來寒熱,肢體煩疼,胸膈滿悶,痰涎 喘滿,涕唾稠粘,及治時行寒疫,壯熱惡風(fēng)。
旋復(fù)花(去梗) 麻黃(去節(jié)) 前胡(去蘆,各三兩) 荊芥穗(四兩) 甘草(炒) 半夏(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三片,棗一個,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有寒邪則汗出,如風(fēng)盛則解利。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風(fēng)化痰,除頭目昏痛,頸項強急,往來寒熱,肢體煩疼,胸膈滿悶,痰涎 喘滿,涕唾稠粘,及治時行寒疫,壯熱惡風(fēng)。
旋復(fù)花(去梗) 麻黃(去節(jié)) 前胡(去蘆,各三兩) 荊芥穗(四兩) 甘草(炒) 半夏(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三片,棗一個,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有寒邪則汗出,如風(fēng)盛則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