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味辛,溫,微毒。調中消食,去惡氣,消水氣,宜生食。又,療齒根爛瘡,為灰用甚良。不可過多食,壅關節(jié),澀榮衛(wèi),令血脈不行。又,動風發(fā)香港腳?;?,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布窝a〕
(二)子∶主目翳及物入目,三五顆致目中,少頃當濕脹,與物俱出。又,療風赤眵淚?!布窝a〕
(三)根∶主小兒黃爛瘡,燒灰敷之佳。北人呼為“蘭香”,為石勒諱也。〔嘉補〕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味辛,溫,微毒。調中消食,去惡氣,消水氣,宜生食。又,療齒根爛瘡,為灰用甚良。不可過多食,壅關節(jié),澀榮衛(wèi),令血脈不行。又,動風發(fā)香港腳?;?,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布窝a〕
(二)子∶主目翳及物入目,三五顆致目中,少頃當濕脹,與物俱出。又,療風赤眵淚?!布窝a〕
(三)根∶主小兒黃爛瘡,燒灰敷之佳。北人呼為“蘭香”,為石勒諱也。〔嘉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