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擇要綱目》 白術(shù)

    作者: 蔣介繁

    【氣味】

    甘溫?zé)o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入手太陽少陰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六經(jīng).(用乳汁潤之.以制其性.脾病以陳壁土炒過.竊土氣以助脾也.)

    【主治】

    溫中去脾胃濕.除脾胃熱.強脾胃氣.進飲食.和脾胃以生津液.止肌熱.治四肢困倦.目不能開.怠惰嗜臥.不思飲食.止渴安胎.凡中焦不受濕不能下利.必須白術(shù)以逐水益脾.非白術(shù)不能去濕.非枳實不能消痞.故枳術(shù)丸以之為君.然脾惡濕.濕勝則氣不得施化.津液何由而生.故曰膀胱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焉.用白術(shù)以除其濕.則氣得周流.而津液自生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