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食療本草》 干棗〈溫〉

    作者: 孟顯

    (一)主補津液,養(yǎng)脾氣,強志。三年陳者核中仁∶主惡氣、卒疰忤。〔心·嘉〕

    (二)又,療耳聾、鼻塞,不聞音聲、香臭者∶取大棗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顆,去皮。二味和搗,綿裹塞耳鼻。日一度易,三十余日聞聲及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之?!布巍?/p>

    (三)又方,巴豆十粒,去殼生用。松脂同搗,綿裹塞耳。〔嘉〕

    (四)又云,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布巍?/p>

    (五)生者食之過多,令人腹脹。蒸煮食之,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青州,次蒲州者好。諸處不堪入藥?!残摹ぜ巍?/p>

    (六)小兒患秋痢,與蟲棗食,良?!布巍?/p>

    (七)棗和桂心、白瓜仁、松樹皮為丸,久服香身,并衣亦香。〔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