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料】狗肉250克,菟絲子15克,制附片10克,食鹽、蔥、姜、味精、酒各適量。
【制作】將整塊狗肉下鍋內(nèi)用開(kāi)水焯透,撈出洗去血沫,瀝凈水,切成3厘米長(zhǎng)、2厘米寬的塊,姜、蔥洗凈,姜切片,蔥切段。在鍋內(nèi)放少許熱油,將狗肉、姜片煸炒,烹入料酒,然后加入水適量,并將藥材以紗布包好,放入水中,加入食鹽、蔥,先用旺火燒開(kāi),繼以文火燉2小時(shí),至肉熟爛,臨熟加味精。佐餐食用,食肉喝湯。
【作用】溫腎助陽(yáng)。適宜于陽(yáng)氣虛衰、精神不振、腰膝酸軟、小便清長(zhǎng)、尿頻、便溏、脘腹冷痛、陽(yáng)痿早泄等癥。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原料】狗肉250克,菟絲子15克,制附片10克,食鹽、蔥、姜、味精、酒各適量。
【制作】將整塊狗肉下鍋內(nèi)用開(kāi)水焯透,撈出洗去血沫,瀝凈水,切成3厘米長(zhǎng)、2厘米寬的塊,姜、蔥洗凈,姜切片,蔥切段。在鍋內(nèi)放少許熱油,將狗肉、姜片煸炒,烹入料酒,然后加入水適量,并將藥材以紗布包好,放入水中,加入食鹽、蔥,先用旺火燒開(kāi),繼以文火燉2小時(shí),至肉熟爛,臨熟加味精。佐餐食用,食肉喝湯。
【作用】溫腎助陽(yáng)。適宜于陽(yáng)氣虛衰、精神不振、腰膝酸軟、小便清長(zhǎng)、尿頻、便溏、脘腹冷痛、陽(yáng)痿早泄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