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喬潭
喬琳
喬用遷
喬知之
喬肅
喬舜
喬萊
喬行簡
喬遠(yuǎn)炳
喬重禧
喬長史
乙支文德
九華山白衣
九山人
九泉前賢
習(xí)鑿齒
書山
書成
書生
書諴
乩仙
乾道民謠
了亮
了元
了慧
了禪
于東昶
于九流
于云升
于云贊
精選古詩
簫史趙信卿謁玉山昆季且欲登碧梧翠竹之堂詩以道其行
游仙詞八首
游仙詞八首
游仙詞八首
游仙詞八首
游仙詞八首
游仙詞八首
游仙詞八首
古詩名句
留驂僧罷磬,肅客寺敲鐘
遙山祇在半空中,滄海蓬萊有路通
佩襟濟濟盼秋波,共迓春風(fēng)五馬過
簾櫳鉤曉漙珠露,座榻凝香覆晚霞
鎖枷械鈕俘累累,獻凱歸來京闕曉
香花節(jié)候春日低,樓船載妓如城圍
昆明海水不成潮,一鏡涵空山影搖
宋朝孝子河中倅,蘇公文章傳海內(nèi)
查古詩
搜索
山居詩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四窗鳴澗聲,一座春云影。
千載寂無人,六月猶嫌冷。
昨接左溪書,已成巖穴志。
著笠舉鋤頭,學(xué)干山中事。
眾壑窅無人,水碓舂空山。
米熟碓不知,青溪響潺潺。
豈無深山色,難教世人冷。
春夢果然深,松風(fēng)吹不醒
。
云去又云來,天地還常在。
后客復(fù)前客,草店終不改。
碧天寒已深,晚露樹沾濡。
鳴蟬訴夕陽,不道秋風(fēng)急。
山田有鳥春種,水碓無人夜舂。
隔浦玉幢金剎,過橋白石青松。
無心學(xué)圃學(xué)稼,有事不陶不漁。
倚枕過于倚杖,看云勝似看書。
青天月出幾上,白日云生杖頭。
矯跡不因人避,過橋每著花留。
半夜草鳴枯壁,六時云擁繩床。
形影自為支許,土風(fēng)別是羲黃。
四時松葉落紛紛,石面階頭盡蘚紋。
直是此中難得到,白云迷路且迷人。
今朝托缽過前溪,山煙水煙人欲迷。
行盡松聲十馀里,人家總在斷橋西。
未必樹皆侵漢者,低枝亦可掛吾瓢。
年來飯后無馀事,且立松門看晚潮。
深山別是一乾坤,春谷煙濃樹樹昏。
正好看花立溪口,雨來催我進松門。
天中明月照蘆扉,溪上涼風(fēng)生葛衣。
倚樹呼猿向溪立,紛紛松葉杖頭飛。
茅庵總是白云封,猶想當(dāng)門樹幾重。
除卻床前三尺地,鑿開春霧盡栽松。
背負(fù)斜陽出西堰,春云狼藉藏春阪。
過一溪橋見一村,人聲漸近松聲遠(yuǎn)。
欲到深山到處尋,鶴林不足又雞林。
今朝畢竟我能去,總謂云深未必深。
片石孤巒便著蹤,青山敢謂不相容。
時人倘辨誅茅意,虛卻一峰還一峰。
青山疊疊繞珠林,磬響時兼流水音。
虎不避人人避虎,虎能先我息機心。
談禪何待折松枝,飛電機關(guān)不及思。
剛及飯先來舉箸,獻珠龍女復(fù)多時。
桑樞甕牖我何嫌,三尺繩床近草檐。
今日夢回秋色里,白云紅樹滿疏簾。
雞林幾日是西風(fēng),處處蕭蕭樹樹紅。
山色最宜秋日里,溪聲況在月明中。
偶然人跡到溪南,蓬壁周遭盡紫嵐。
山為不深嫌我住,一朝風(fēng)雨拆茅庵。
詩句欣賞
MORE+
留驂僧罷磬,肅客寺敲鐘
出處:
山中雜吟
作者:
孫傳庭
朝代:
明
遙山祇在半空中,滄海蓬萊有路通
出處:
題扇面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佩襟濟濟盼秋波,共迓春風(fēng)五馬過
出處:
用金太守韻兼上同知推府二公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簾櫳鉤曉漙珠露,座榻凝香覆晚霞
出處:
題孫氏紫荊堂家在淮安山陽縣先七世不分宋南渡思陵嘗幸其家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鎖枷械鈕俘累累,獻凱歸來京闕曉
出處:
題昭仁寺碑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香花節(jié)候春日低,樓船載妓如城圍
出處:
題曲江餞別圖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昆明海水不成潮,一鏡涵空山影搖
出處:
昆明池
作者:
程本立
朝代:
明
宋朝孝子河中倅,蘇公文章傳海內(nèi)
出處:
費孝子詩
作者:
程本立
朝代:
明
東風(fēng)驛騎始南還,晚興留人食尚寒
出處:
和張德駱紀(jì)善初度韻
作者:
程本立
朝代:
明
古人已云遠(yuǎn),古道宜自勖
出處:
題畫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禮儀全考古,動靜一于誠
出處:
上邑宰韓相公三十韻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野人多頌德,朝士素知名
出處:
上邑宰韓相公三十韻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杯浮辭建業(yè),鐘動下蘭陵
出處:
送祖人韶石住惠山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器好年多扇亦多,猶解摩挲看款識
出處:
倭扇謠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一朝射策黃金殿,青霄萬里鹍鵬變
出處:
題徐進士峴山讀書卷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杖頭百錢一壺酒,布襪青鞋隨所之
出處:
送深上人湛然游方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至今鄉(xiāng)之人,蒙惠曷可量
出處:
萬木圖歌為楊庶子榮勉仁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劍橫秋影碧,丹伏夜光紅
出處:
題璚陽子手卷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中秋已過半,芳樽誰共親
出處:
中秋對月追憶去年諸公遂有存沒升沉之感因成近體一首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幽居鄰陸羽,清藝祖蒙恬
出處:
寄徐九鼎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千載寂無人,六月猶嫌冷。
昨接左溪書,已成巖穴志。
著笠舉鋤頭,學(xué)干山中事。
眾壑窅無人,水碓舂空山。
米熟碓不知,青溪響潺潺。
豈無深山色,難教世人冷。
春夢果然深,松風(fēng)吹不醒。
云去又云來,天地還常在。
后客復(fù)前客,草店終不改。
碧天寒已深,晚露樹沾濡。
鳴蟬訴夕陽,不道秋風(fēng)急。
山田有鳥春種,水碓無人夜舂。
隔浦玉幢金剎,過橋白石青松。
無心學(xué)圃學(xué)稼,有事不陶不漁。
倚枕過于倚杖,看云勝似看書。
青天月出幾上,白日云生杖頭。
矯跡不因人避,過橋每著花留。
半夜草鳴枯壁,六時云擁繩床。
形影自為支許,土風(fēng)別是羲黃。
四時松葉落紛紛,石面階頭盡蘚紋。
直是此中難得到,白云迷路且迷人。
今朝托缽過前溪,山煙水煙人欲迷。
行盡松聲十馀里,人家總在斷橋西。
未必樹皆侵漢者,低枝亦可掛吾瓢。
年來飯后無馀事,且立松門看晚潮。
深山別是一乾坤,春谷煙濃樹樹昏。
正好看花立溪口,雨來催我進松門。
天中明月照蘆扉,溪上涼風(fēng)生葛衣。
倚樹呼猿向溪立,紛紛松葉杖頭飛。
茅庵總是白云封,猶想當(dāng)門樹幾重。
除卻床前三尺地,鑿開春霧盡栽松。
背負(fù)斜陽出西堰,春云狼藉藏春阪。
過一溪橋見一村,人聲漸近松聲遠(yuǎn)。
欲到深山到處尋,鶴林不足又雞林。
今朝畢竟我能去,總謂云深未必深。
片石孤巒便著蹤,青山敢謂不相容。
時人倘辨誅茅意,虛卻一峰還一峰。
青山疊疊繞珠林,磬響時兼流水音。
虎不避人人避虎,虎能先我息機心。
談禪何待折松枝,飛電機關(guān)不及思。
剛及飯先來舉箸,獻珠龍女復(fù)多時。
桑樞甕牖我何嫌,三尺繩床近草檐。
今日夢回秋色里,白云紅樹滿疏簾。
雞林幾日是西風(fēng),處處蕭蕭樹樹紅。
山色最宜秋日里,溪聲況在月明中。
偶然人跡到溪南,蓬壁周遭盡紫嵐。
山為不深嫌我住,一朝風(fēng)雨拆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