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宋來會
宋構(gòu)
宋楫
宋氏
宋永孚
宋永清
宋汝為
宋江
宋沂
宋沆
宋沛霖
宋泰發(fā)
宋澤元
宋濟
宋溫故
宋溫舒
宋湘
宋湜
宋濂
宋煜
宋照
宋玉
宋玨
宋球
宋璉
宋琪
宋琬
宋瑊
宋璟
宋璲
精選古詩
和劉伯溫秋懷韻四首
和劉伯溫秋懷韻四首
和劉伯溫秋懷韻四首
和劉伯溫秋懷韻四首
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
秦宮謠二首
秦宮謠二首
畫樓歌
古詩名句
豈不念筆削,斧袞齊化工
高者躋蒼天,下者入黃泥
龍馬出河涘,羲皇彰靈圖
月斜灘影落,風(fēng)勁鼓聲高
江清波涌練,云凈月流空
金鑾登宰輔,白首愧儒師
桃符循度索,竹葉漬屠蘇
水光清不凍,月色冷如秋
查古詩
搜索
送深上人湛然游方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我生憶當(dāng)年少時,清狂縱逸誰能羈。
杖頭百錢一壺酒,布襪青鞋隨所之
。
不肯低頭學(xué)干謁,每向名山訪幽絕。
片帆晴度浙江濤,疋馬寒沖薊門雪。
黃河西來一帶橫,岷江東下連滄溟。
望中惟覺隘寰宇,物外尚欲登蓬瀛。
年來潦倒渾無用,疾氣攻身常隱痛。
稍因休暇輒欲眠,并舍相呼懶行動。
矧并感荷君恩深,優(yōu)容散逸居詞林。
私懷固有尋山約,激切難忘戀闕心。
云水煙霞應(yīng)宿好,靜自尋思還自笑。
至今天姥與匡廬,清夜猶能夢中到。
深師乃是學(xué)佛人,與予似有三生因。
嶺上孤云久為伴,天涯片月長隨身。
清容磊落蒼厓古,破衲斕斑雜繒補。
不惟潭底解降龍,才遇山深即馴虎。
初從云中登五臺,淮流杯渡江云開。
少林長蘆雖古剎,叢林須向京都來。
京都諸山遍游矚,猶能過我蓬庵宿。
對榻聽殘上苑鐘,論詩剪盡西窗燭。
相看身世總忘機,水自潺潺云自飛。
師利遠尋居士室,大顛留卻使君衣。
無心偶爾欣相遇,又復(fù)飄然拂衣去。
問師此去游何方,多半名山我游處。
大江南北浙東西,是處堪行路不迷。
試覓名山最奇處,石間多有我留題。
詩句欣賞
MORE+
豈不念筆削,斧袞齊化工
出處:
述古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高者躋蒼天,下者入黃泥
出處:
述古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龍馬出河涘,羲皇彰靈圖
出處:
古春意亭為張真人賦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月斜灘影落,風(fēng)勁鼓聲高
出處:
夜過呂梁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江清波涌練,云凈月流空
出處:
病中秋思八首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金鑾登宰輔,白首愧儒師
出處:
楊少傅士奇自京以詩惠酒肴隨韻賦荅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桃符循度索,竹葉漬屠蘇
出處:
通州除日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水光清不凍,月色冷如秋
出處:
月夜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雨霽曉風(fēng)清,春鳩幾處鳴
出處:
暮春口號五首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每勞京國使,常過杜陵溪
出處:
春興四首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詩書空滿架,問字竟何人
出處:
春雨述懷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幽懷每不愜,何處可登臨
出處:
獨吟二首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禮俗多從簡,塵勞久息機
出處:
癸丑元日試筆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紫雁聲驚寒信早,白鵝影落凍云平
出處:
禁中對雪次韻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露凝松柏垂垂白,日映旌旗獵獵紅
出處:
和胡學(xué)士扈從獵陽山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合樂開筵歌在鎬,蔥蔥佳氣五云中
出處:
端午東內(nèi)擊鞠射柳應(yīng)制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花映烏紗簪彩勝,箭飛金鏑發(fā)鳴弦
出處:
端午東內(nèi)擊鞠射柳應(yīng)制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時巡幸際豐年樂,錫宴高岡荷圣情
出處:
九日登高賜宴應(yīng)制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閑看粉蝶來新署,靜聽玄蟬噪遠林
出處:
次韻胡學(xué)士內(nèi)閣新成四首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文軌會同當(dāng)盛世,山河表里壯神京
出處:
重過盧溝簡夏尚書
作者:
胡儼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杖頭百錢一壺酒,布襪青鞋隨所之。
不肯低頭學(xué)干謁,每向名山訪幽絕。
片帆晴度浙江濤,疋馬寒沖薊門雪。
黃河西來一帶橫,岷江東下連滄溟。
望中惟覺隘寰宇,物外尚欲登蓬瀛。
年來潦倒渾無用,疾氣攻身常隱痛。
稍因休暇輒欲眠,并舍相呼懶行動。
矧并感荷君恩深,優(yōu)容散逸居詞林。
私懷固有尋山約,激切難忘戀闕心。
云水煙霞應(yīng)宿好,靜自尋思還自笑。
至今天姥與匡廬,清夜猶能夢中到。
深師乃是學(xué)佛人,與予似有三生因。
嶺上孤云久為伴,天涯片月長隨身。
清容磊落蒼厓古,破衲斕斑雜繒補。
不惟潭底解降龍,才遇山深即馴虎。
初從云中登五臺,淮流杯渡江云開。
少林長蘆雖古剎,叢林須向京都來。
京都諸山遍游矚,猶能過我蓬庵宿。
對榻聽殘上苑鐘,論詩剪盡西窗燭。
相看身世總忘機,水自潺潺云自飛。
師利遠尋居士室,大顛留卻使君衣。
無心偶爾欣相遇,又復(fù)飄然拂衣去。
問師此去游何方,多半名山我游處。
大江南北浙東西,是處堪行路不迷。
試覓名山最奇處,石間多有我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