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亦作“拙吶”。謂才疏口拙,不善應(yīng)對。多用作謙詞。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宋 蘇軾 《謝賜對衣金帶馬表》之一:“伏念臣少而拙訥,老益疎愚?!?明 方孝孺 《益齋記》:“余驚駭其為奇士,而惜余拙吶不能與之往復(fù)詰難也?!?清 陳確 《氣稟清濁說》:“聰明材辨者,或多輕險之流;遲鈍拙吶者,反多重厚之器?!?/p>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