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成龍去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yǔ)解釋
    dǐng chéng lóng qù ㄉㄧㄥˇ ㄔㄥˊ ㄌㄨㄙˊ ㄑㄩˋ

    鼎成龍去(鼎成龍去) 

    《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后以“鼎成龍去”指帝王去世。 宋 劉克莊 《水龍吟》詞:“已被 昭陽(yáng) 人妒,更那堪、鼎成龍去。”亦作“ 鼎成龍升 ”。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guó)事一·象簡(jiǎn)龍衣聯(lián)》:“ 高廟 鼎成龍升之日, 建文 即位, 成祖 以 燕王 來(lái),奔喪而不朝,蓋以叔不拜姪也。”亦省作“ 鼎成 ”。 清 錢謙益 《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趙于逵授文林郎制》:“勑曰:我先帝踐阼未幾, 舜 旌斯舉,除授臺(tái)諫,如不終日。鼎成之后,接踵而來(lái),皆先帝所遺朕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