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化學名詞解釋:
焰色反應是化學上用來測試某種金屬是否存在在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每種元素都有其個別的光譜。樣本通常是粉或小塊的形式。以一條清潔且對化學惰性的金屬線(例如鉑或鎳鉻合金)盛載樣本,再放到無光焰(藍色火焰)中。由于鈉很常見,其金黃色焰容易蓋過其他金屬的焰色,所以有時會經(jīng)鈷藍玻璃觀察其他金屬的焰色。
焰色反應是化學上用來測試某種金屬是否存在在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每種元素都有其個別的光譜。樣本通常是粉或小塊的形式。以一條清潔且對化學惰性的金屬線(例如鉑或鎳鉻合金)盛載樣本,再放到無光焰(藍色火焰)中。由于鈉很常見,其金黃色焰容易蓋過其他金屬的焰色,所以有時會經(jīng)鈷藍玻璃觀察其他金屬的焰色。
焰色反應 - 基本介紹
焰色反應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揮發(fā)性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xiàn)特征的顏色的反應.有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能使火焰呈特殊顏色。這是因為這些金屬元素的原子在接受火焰提供的能量時,其外層電子將會被激發(fā)到能量較高的激發(fā)態(tài)。處于
鉀的焰色反應
激發(fā)態(tài)的外層電子不穩(wěn)定,又要躍遷到能量較低的基態(tài)。不同元素原子的外層電子具有著不同能量的基態(tài)和激發(fā)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波長的電磁波,如果這種電磁波的波長是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nèi),就會在火焰中觀察到這種元素的特征顏色。利用元素的這一性質(zhì)就可以檢驗一些金屬或金屬化合物的存在。這就是物質(zhì)檢驗中的焰色反應。
進行焰色反應應使用鉑絲。把嵌在玻璃棒上的鉑絲在稀鹽酸里蘸洗后,放在酒精燈的火焰(最好是煤氣燈,因為它的火焰顏色淺、溫度高)里灼燒,直到跟原來的火焰的顏色一樣時,再用鉑絲蘸被檢驗溶液,然后放在火焰上,這時就可以看到被檢驗溶液里所含元素的特征焰色。例如,蘸取碳酸鈉溶液灼燒時,看到的火焰呈黃色。蘸取碳酸鉀溶液,放到燈焰上灼燒,隔著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呈淺紫色。實驗完畢,要用稀鹽酸洗凈鉑絲,在火焰上灼燒到?jīng)]有什么顏色后,才能再去蘸另一種溶液進行焰色反應。
焰色反應 - 實驗原理
焰色反應
當堿金屬及其鹽在火焰上灼燒時,原子中的電子吸收了能量,從能量較低的軌道躍遷到能量較高的軌道,但處于能量較高軌道上的電子是不穩(wěn)定的,很快躍遷回能量較低的軌道,這時就將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而放出的光的波長在可見光范圍內(nèi)(波長為400nm~760nm),因而能使火焰呈現(xiàn)顏色。但由于堿金屬的原子結構不同,電子躍遷時能量的變化就不相同,就發(fā)出不同波長的光,,從焰色反應的實驗里所看到的特殊焰色,就是光譜譜線的顏色.每種元素的光譜都有一些特征譜線,發(fā)出特征的顏色而使火焰著色,根據(jù)焰色可以判斷某種元素的存在.如焰色洋紅色含有鍶元素,焰色玉綠色含有銅元素,焰色黃色含有鈉元素等.
焰色反應 - 實驗分析
一.鈉離子:
焰色反應
鈉的焰色反應本應不難做,但實際做起來最麻煩。因為鈉的焰色為黃色,而酒精燈的火焰因燈頭燈芯不干凈、酒精不純而使火焰大多呈黃色。即使是近乎無色(淺淡藍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鐵絲(或鎳絲、鉑絲)放在外焰上灼燒,開始時火焰也是黃色的,很難說明焰色是鈉離子的還是原來酒精燈的焰色。要明顯看到鈉的黃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鑷子-棉花-酒精法):用鑷子取一小團棉花(脫脂棉,下同)吸少許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擠干,用該棉花沾一些氯化鈉或無水碳酸鈉粉末(研細),點燃。
⑵方法二(鐵絲法):①取一條細鐵絲,一端用砂紙擦凈,再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至無黃色火焰,②用該端鐵絲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鈉或無水碳酸鈉粉末,③點燃一盞新的酒精燈(燈頭燈芯干凈、酒精純),④把沾有鈉鹽粉末的鐵絲放在外焰尖上灼燒,這時外焰尖上有一個小的黃色火焰,那就是鈉焰。以上做法教師演示實驗較易做到,但學生實驗因大多數(shù)酒精燈都不干凈而很難看到焰尖,可改為以下做法:沾有鈉鹽的鐵絲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藍色火焰的部位灼燒,黃色火焰覆蓋藍色火焰,就可認為黃色火焰就是鈉焰。
二.鉀離子:
焰色反應
⑴方法一(燒杯-酒精法):
取一小藥匙無水碳酸鉀粉末(充分研細)放在一倒置的小燒杯上,滴加5~6滴酒精,點燃,可看到明顯的淺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鈷玻璃片觀察,則更明顯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發(fā)皿-酒精法):
取一藥匙無水碳酸鉀粉末放在一個小發(fā)皿內(nèi),加入1毫升酒精,點燃,燃燒時用玻棒不斷攪動,可看到紫色火焰,透過鈷玻璃片觀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燒完時現(xiàn)象更明顯。
⑶方法三(鐵絲-棉花-水法):
取少許碳酸鉀粉末放在一小蒸發(fā)皿內(nèi),加一兩滴水調(diào)成糊狀;再取一條小鐵絲,一端擦凈,彎一個小圈,圈內(nèi)夾一小團棉花,棉花沾一點水,又把水擠干,把棉花沾滿上述糊狀碳酸鉀,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透過鈷玻璃片可看到明顯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鐵絲法):
焰色反應
同鈉的方法二中的學生實驗方法。該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課本的做法。觀察鉀的焰色時,室內(nèi)光線不要太強,否則淺紫色的鉀焰不明顯。
三.鋰離子:
⑴方法一(鑷子-棉花-酒精法):
用鑷子取一團棉花,吸飽酒精,又把酒精擠干,把棉花沾滿Li2CO3粉末,點燃。
⑵方法二(鐵絲法):跟鈉的方法二相同。
四.鈣離子:
⑴方法一(鑷子-棉花-酒精法):
同鈉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燒杯-酒精法):
取一藥匙研細的無水氯化鈣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確一點水也沒有,則讓其在空氣吸一會兒潮)放在倒置的小燒杯上,滴加7~8滴酒精,點燃。⑶方法三(藥匙法):用不銹鋼藥匙盛少許無水氯化鈣(同上)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
五.鍶離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鋰的方法一、二。
六.鋇離子:
焰色反應
⑴方法一(鐵絲-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細的氯化鋇粉末放在一小蒸發(fā)皿內(nèi),加入一兩滴水調(diào)成糊狀,取一小鐵絲,一端用砂紙擦凈,彎一個小圈,圈內(nèi)夾一小團棉花,棉花吸飽水后又擠干,把這棉花沾滿上述糊狀氯化鋇,放在酒精燈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燒,可看到明顯的黃綠色鋇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燒杯法):
跟方法一類似,把一小團棉花沾水后擠干,沾滿糊狀氯化鋇,放在一倒置的燒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點燃??膳c棉花+酒精燃燒比較。
七.銅離子:
⑴方法一(鐵絲-棉花-水法):同鋇離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鑷子-棉花-酒精法):同鈉離子方法。
⑶方法三(燒杯-酒精法):同鉀離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藥匙法):同鈣離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應現(xiàn)象要明顯,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鹽的焰色反應之所以鹽要加少量水溶解,是為了灼燒時離子隨著水分的蒸發(fā)而揮發(fā)成彗星尾巴狀,現(xiàn)象明顯;而有的離子灼燒時較易揮發(fā)成彗星尾巴狀,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焰色反應 - 試驗步驟
(1)實驗用品:鉑絲(或鐵絲)、酒精燈(或煤氣燈)、濃鹽酸、藍色鈷玻璃(檢驗鉀時用)。
(3)操作過程:①將鉑絲蘸濃鹽酸在無色火焰上灼燒至無色;②蘸取試樣(固體也可以直接蘸取)在無色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若檢驗鉀要透過鈷玻璃觀察,因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酒精燈的火焰是黃色的,黃色與少量的紫色無法分別出來).③將鉑絲再蘸濃鹽酸灼燒至無色,就可以繼續(xù)做新的實驗了。
鈉的焰色測試
鈉的焰色
1、先準備一支鉑或鎳鉻線圈,鈷藍玻璃及鹽或其溶液。
2、把線圈浸在濃鹽酸(或其它強酸)中以清除先前余下的物質(zhì),再把線圈通過無光焰(藍色火焰)中直至沒有顏色的變化。
3、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或純水沖洗線圈。
4、用線圈蘸上鹽或溶液,通過無光焰(藍色火焰)中加熱。
5、當鈉離子存在于所測試的溶液中,用鈷藍玻璃過濾鈉離子的焰色。
6、最后將觀察焰色。鈉的焰色為明亮的金黃色火焰。
銅的焰色測試
銅的焰色
1、先準備一支鉑或鎳鉻線圈及硫酸銅或其溶液。
2、把線圈浸在濃鹽酸(或其它強酸)中以清除先前余下的物質(zhì),再把線圈通過無光焰(藍色火焰)中直至沒有顏色的變化。
3、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或純水沖洗線圈。
4、用線圈蘸上硫酸銅或其溶液,通過無光焰(藍色火焰)中加熱。
5、本測試不用使用鈷藍玻璃過濾離子焰色。
6、最后將觀察焰色。銅的焰色為藍綠色。
焰色反應 - 焰色干擾
一、改進裝置和用具
擋風夾可以防止焰色干擾
對于常用型號的酒精燈,取一塊14×7.5cm2大小的薄鐵片,按2.5cm折兩次,變成長和寬各為2.5cm,高為14cm的擋風夾。將其下端稍彎曲,用時夾在酒精燈上,如右圖。
再取幾根無銹鐵絲分別固定在玻璃棒上,貼上標記。每根鐵絲專用于蘸取一種樣品。以此代替鉑絲(由于條件限制,許多學校沒有那么多的鉑絲,分組實驗時更是如此)。
二、簡化操作程序
課堂演示實驗時,將酒精燈上擋風夾空缺的一面朝向?qū)W生。用專用鐵絲蘸取相應樣品??梢圆?ldquo;先灼燒……每次用完后都要用稀鹽酸洗凈……”而直接置于外焰部位灼燒。演示鉀的焰色反應時,可先用鐵絲蘸取少量合成膠水,再“粘上”少量氯酸鉀固體直接灼燒,把鈷玻片置于擋風夾空缺部位進行觀察,待鐵絲稍冷后可重復進行實驗。對于其它易受外界條件干擾,焰色展示不明顯的也可采用此法。實驗結束后,取下?lián)躏L夾,熄滅酒精燈。
三、改進后的優(yōu)點
通過增設擋風夾既能避免實驗時酒精燈火焰受風干擾,能有效地提升火焰的長度,又不會擋住學生視線,還可以形成背景底色,有利于對比觀察;改用專用鐵絲蘸取樣品解決了缺少鉑絲之苦,還能簡化操作。而用合成膠水“粘”取固體樣品灼燒,不但不會影響觀察焰色,還能有效防止樣品飛濺,延長焰色時間,簡單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