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鋁土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fù lǚ tǔ

    解釋:本綱土壤是在熱帶和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土體中的鋁硅酸鹽礦物受到強烈分解,鹽基不斷淋失,而氧化鐵、鋁在土壤中殘留和聚集所形成的土壤,其中氧化鋁的穩(wěn)定性最強,因而稱之為富鋁土。本土綱相當于美國分類的氧化土綱(Oxisol)、老成土綱(Utisol);相當于聯(lián)合國分類的網(wǎng)紋土(Plinthosol)、高活性強酸土(Alisol)、鐵鋁土(Ferralsol)、強風化粘磐土(Nitosol)、低活性淋溶土(Lixisol)、低活性強酸土(Acrisol)等單元。它包括的土類有: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黃壤等。磚紅壤相當于美國分類的強風化正常氧化土(Acrorthox);相當于聯(lián)合國分類的網(wǎng)紋土、高活性強酸土、鐵鋁土、強風化粘磐土。磚紅壤性紅壤相當于美國分類的暗紅色濕潤老成土(Rhodudult);相當于聯(lián)合國分類的低活性淋溶土、強風化粘磐土、低活性強酸土。紅壤相當于美國分類的弱發(fā)育濕潤老成土(Hapludult);相當于聯(lián)合國分類的低活性強酸土、強風化粘磐土。黃壤相當于美國分類的不飽和淡色始成土(Dystrochrept);相當于聯(lián)合國分類的低活性強酸土。

    本土綱廣泛分布在世界上亞熱帶和熱帶地區(qū)。在亞洲東南部、非洲中部、北美洲東南部和南美洲北部,都有大面積分布。此外在歐洲的地中海地區(qū)和澳大利亞北部也有較小面積分布。本土綱在全世界總面積約2794.5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20.25%。在中國分布于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大致北起長江兩岸,南至南海諸島,東起臺灣、澎湖列島,西達云貴高原及橫斷山脈,包括海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江西、湖南、云南、貴州、浙江以及安徽、湖北、四川、江蘇與西藏南部的一部分地區(qū),涉及十五個省、區(qū),總面積14.9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