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ǐng
  • 拼音:ying
  • 注音:ㄧㄥ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MGN
  • 五筆98:SMGN
  • 五行:
  • Unicode:U+68AC
  • 四角號碼:45927
  • 倉頡輸入法:DLW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梬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ǐng
  • 梬字筆順
    橫豎撇捺豎折橫豎橫橫折
  • 基本解釋

    yǐng ? ㄧㄥˇ ◎ 古書上說的一種果子。亦稱梬棗、軟棗、黑棗。

  • 漢語字典

    [①][yǐng][《廣韻》以整切,上靜,以。]梬棗。

    音韻參考

    [廣 韻]:以整切,上40靜,yǐng,梗開三上清以[國 語]:yǐng,chěng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梬;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530第16【唐韻】以整切【集韻】以井切【正韻】于丙切,??音郢?!菊f文】棗也。似??。【司馬相如·子虛賦】??棃梬栗?!緩堃驹]】梬,梬棗也。【李善註】梬棗似??而小,名曰?。又【上林賦】梬棗楊梅。並言梬卽棗也。詳桾字註。 又【類篇】丑郢切,音逞。義同?!鸢础洱R民要術(shù)》:??有小者栽之,無者取枝于?棗根上揷之。蓋?本棗名,非脯之而後名?。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