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ǎi
  • 拼音:cai
  • 注音:ㄘㄞ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PESU
  • 五筆98:PESU
  • 五行:
  • Unicode:U+5BC0
  • 四角號碼:30904
  • 倉頡輸入法:JB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寀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ǎi
  • 寀字筆順
    捺捺折撇捺捺撇橫豎撇捺
  • 寀字的組詞
    賓寀 儲寀 君寀 寮寀 僚寀 庶寀 同寀
  • 基本解釋

    cǎi ? ㄘㄞˇ ◎ 官:“雖位總鼎司,而委事寀僚?!?/p>

  • 漢語字典

    [①][cǎi][《廣韻》倉宰切,上誨,清。](1)官職;官吏。(2)通“采”。采地。

    音韻參考

    [廣 韻]:倉宰切,上15海,cǎi,蟹開一上咍清[平水韻]:上聲十賄[國 語]:cài[粵 語]:co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上】【宀字部】 寀;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287第18【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正韻】此宰切,??音採。【爾雅·釋詁】尸寀也。【註】謂寀地?!臼琛恐魇抡弑赜袑u地?!∮帧緺栄拧め屧b】寀寮,官也?!臼琛抗俚貭憣u,同官爲寮?!∮帧炯崱俊绢惼??倉代切,音蔡。義同?!∫嘧鞑?。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