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páng
  • 拼音:pang
  • 注音:ㄆㄤ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TAHP
  • 五筆98:TGPK
  • 五行:
  • Unicode:U+9004
  • 四角號(hào)碼:37305
  • 倉(cāng)頡輸入法:YHEQ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4297
提交資料
  • 逄字拼音(帶聲調(diào))
    páng
  • 逄字筆順
    撇折捺橫折豎捺折捺
  • 逄字的組詞
    龍逄 逄逄
  • 基本解釋

    páng ? ㄆㄤˊ ◎ 姓。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páng? 〈動(dòng)〉 (1) 塞 [stop] 逄,塞也?!都崱? (2) [名]∶同“逢”。姓

  • 漢語(yǔ)字典

    [①][páng][《廣韻》薄江切,平江,並。](1)姓。(2)見“逄逄”。

    音韻參考

    [廣 韻]:薄江切,上平4江,páng,江開二平江並[平水韻]:上平三江[粵 語(yǔ)]:pong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辵字部】 逄; 康熙筆畫:13; 頁(yè)碼:頁(yè)1256第28【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huì)】皮江切,??音龎。【廣韻】姓也?!久献印垮堂蓪W(xué)射於羿?!踞釢h·劉盆子傳】逄安。劉攽曰從夅??甲C:〔【後漢·劉元傳】郡人逄安?!驹]】逄字從夅?!场≈?jǐn)照後漢書原文改劉盆子傳。註逄字從逄改劉攽曰從夅。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