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mi
  • 注音:ㄇㄧ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HPU
  • 五筆98:MHPU
  • 五行:
  • Unicode:U+5E4E
  • 四角號碼:47280
  • 倉頡輸入法:LBBA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幎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幎字筆順
    豎折豎捺折豎折橫橫捺橫撇捺
  • 基本解釋

    mì ? ㄇㄧˋ ◎ 古同“冪”,覆蓋物體的巾或幔;覆蓋。 ◎ 均勻的樣子。

  • 漢語字典

    [①][mì][《廣韻》莫狄切,入錫,明。](1)用作覆蓋用的巾幔。(2)覆蓋。(3)均勻貌。

    音韻參考

    [廣 韻]:莫狄切,入23錫,mì,梗開四入青明[平水韻]:下平九青·入聲十二錫[國 語]:mì[粵 語]:mi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巾字部】 幎;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335第04【唐韻】【集韻】??莫狄切,音覓?!菊f文】幔也。【玉篇】簾也?!∮帧居衿扛惨?。【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註】幎目,覆面者也?!∮志旅病!局芏Y·冬官考工記】輪人望而眂其輪,欲其幎爾而下迆也?!驹]】幎,均致貌?!∮帧炯崱俊绢惼??民堅切,音眠。又【集韻】??經(jīng)切,音冥。又【集韻】眠見切,音麪。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