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ōu
  • 拼音:zou
  • 注音:ㄗㄡ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BTB
  • 五筆98:QBTB
  • 五行:
  • Unicode:U+9112
  • 四角號碼:27427
  • 倉頡輸入法:PU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鄒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ōu
  • 鄒字筆順
    撇折折豎撇撇折折豎撇折豎
  • 基本解釋

    zōu ? ㄗㄡˉ ◎ 見“鄒”。

  • 漢語字典

    [①][zōu][《廣韻》側(cè)鳩切,平尤,莊。]“鄒1”的繁體字。(1)春秋邾國。曹姓,子爵。武王時始受封。戰(zhàn)國時魯穆公改為鄒。唐為鄒縣,歷代因之。故地在今山東省鄒縣一帶。(2)狹小;有村氣不冠冕者。(3)指貨物質(zhì)量低劣。(4)通“騶”。參見“鄒虞”。(5)見“鄒搜”。(6)姓。漢有鄒陽。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②][jù]“鄒2”的繁體字。顏濁鄒,人名。

    音韻參考

    [廣 韻]:側(cè)鳩切,下平18尤,zhōu,流開三平尤莊[平水韻]:下平十一尤[粵 語]:zau1[閩南語]:choD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鄒;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275第21【唐韻】【正韻】側(cè)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音騶?!菊f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拘煸弧俊睹献宇}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攺曰鄒?!∮滞ㄗ黩|?!臼酚洝っ陷V傳】孟子,騶人也?!∮中铡!緩V韻】漢有鄒陽。 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臼酚洝た鬃邮兰摇咳珙仢徉u之徒。【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鄒?;ピ斍班Y字註。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