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ǎn
  • 拼音:tan
  • 注音:ㄊㄢ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OOU
  • 五筆98:AOOU
  • 五行:
  • Unicode:U+83FC
  • 四角號碼:44809
  • 倉頡輸入法:TF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220
提交資料
  • 菼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ǎn
  • 菼字筆順
    橫豎豎捺撇撇捺捺撇撇捺
  • 菼字的組詞
    葭菼 野菼
  • 基本解釋

    tǎn ? ㄊㄢˇ ◎ 古書上指荻。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tǎn? 〈名〉 初生的荻 [a kind of reed]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对姟ね躏L(fēng)·大車》

  • 漢語字典

    [①][tǎn][《廣韻》吐敢切,上敢,透。]初生的荻,似葦而小,莖稈可以編席箔等。

    音韻參考

    [上古音]:談部透母,tham[廣 韻]:吐敢切,上49敢,tǎn,咸開一上談透[平水韻]:上聲二十七感[粵 語]:taam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菼;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040第13【唐韻】吐敢切,音毯。【說文】雚之初生?!緺栄拧め尣荨咳I,薍?!驹]】似葦而小,實中,江東呼爲(wèi)烏蓲。【詩·王風(fēng)】毳衣如菼。【箋】毳衣之屬有五色,其靑者如鵻?!緜鳌抗痹唬喝I草色如鵻,在靑白之閒?!咀终f】菼,中赤,始生未黑,黑已而赤,故謂之菼,可爲(wèi)帚?!径Y·玉藻·桃茢註】茢菼,帚也?! 菊f文】作??。或作炎。考證:〔【爾雅·釋草】【註】江東呼爲(wèi)鳥蓲?!场≈?jǐn)照原文鳥蓲改烏蓲。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