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肆 sì ? ㄙˋ ◎ 放縱,任意行事:肆口。肆虐。肆意。放肆。肆無忌憚。 ◎ 盡,極:肆力(盡力)。肆目。肆勤。 ◎ 陳列,陳設(shè):肆筵。 ◎ 古代指人處死刑后暴尸示眾:肆諸市朝。 ◎ 店鋪:市肆。茶坊酒肆。 ◎ “四”的大寫。
◎ 肆 four shop unbridled
詳細字義◎ 肆 sì? 〈動〉 (1) (形聲。從長,聿( yù)聲。本義:擺設(shè);陳列) (2) 同本義 [display] 肆,極陳也?!墩f文》。朱駿聲曰:“此字本訓(xùn)長。” 肆,陳也?!稄V韻》 或剝或享,或肆或?qū)ⅰ!对姟ば⊙拧こ摹? 肆筵設(shè)席,授幾有緝御?!对姟ご笱拧ば腥敗? (3) 又如:肆筵(擺設(shè)筵席);肆肆(并列的樣子) (4) 古時處死刑后陳尸示眾 [expose corpse in public] 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墩撜Z·憲局》 (5) 又如:肆刑(極刑);肆掠(陳尸示眾和鞭笞);肆鬯(陳尸設(shè)鬯。為古浴尸之禮)肆器(古代陳尸之器) (6) 進獻解體犧牲 [sacrifice to] 以肆獻裸享先王。——《周禮·春官·大宗伯》 (7) 又如:肆享(祭祀宗廟);肆獻(進犧牲,獻醴酒。古代吉禮的一種);肆祀(祭名。謂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肆瘞(祭名。謂祭山后將所用牲玉埋于山中);肆類(類,祭名。稱祭天之禮) (8) 侵犯;沖突 [intrude]。如:肆兇(逞兇);肆毒([蜂、蝎等]以毒刺螫人);肆詐(肆行詐騙);肆剽(大肆劫掠);肆暴(濫施暴力,行兇) (9) 恣縱,放肆 [indulge] 不得安肆矣。——《漢書·吳王濞傳》。師古曰:“肆,縱也?!? 故不為軒冕肆志。——《莊子·繕性》。注:“肆志,放縱其志?!? 深閎而肆。——《莊子·天下》 惟北門外方,圓兩炮臺,被逆占據(jù)后,肆行無忌。——《三元里人民抗英》 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左傳·昭公十二年》 (10) 又如:肆逆(隨意虐害百姓);肆毒(任意毒害);肆譏騰謗(大肆譏誚,謗言沸騰);肆掠(大肆掠奪);肆奢(放縱,奢侈);肆欲(縱欲);肆飲(縱情飲酒);肆橫(恣意橫行);肆縱(肆意放縱);肆手(放手。謂隨意,任意);肆心(恣意);肆志(快意;隨心;縱情);肆言(無所顧忌地說話;縱言) (11) 寬緩 [relax]。如:肆赦(寬赦有罪的人);肆眚(赦免有罪的人) (12) 宣揚;擴展 [propagate;expand] 晉天福初,允以國朝頻肆赦,乃進《駁赦論》——《舊五代史·張允傳》 (13) 又如:肆布(散布);肆芳(散發(fā)芳香);肆議(肆義。進言獻策,提出意見) (14) 延伸,擴張 [stretch]。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 鄭,又欲肆其西封。——《左傳·僖公三十年》 (15) 又如:肆通(暢通,四通八達);肆募(廣泛征集);肆察(廣泛地視察);肆體(舒展身體) (16) 極力,勤苦 [use to the utmost] 瞻仰二祖,厥庸孔肆?!段倪x·張衡·東京賦》 輪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瞽史清耳,而無 伶?zhèn)愔?。——《文選·陸機·演連珠》 (17) 又如:肆心(用心;盡力);肆目(盡其目力);肆既(竭盡);肆勤(盡力勤勞);肆業(yè)(勤于所業(yè)。多指農(nóng)業(yè))詞性變化 ◎ 肆 sì? 〈名〉 (1) 店鋪(上古時代表示商店) [shop] 正其肆,陳其貨賄?!吨芏Y》 肆,市中陳物處也。——《文選·游西池》注 帝命三市店肆,皆設(shè)帷帳?!端鍟づ峋貍鳌? 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知早索我于枯魚之肆?!肚f子·外物》 (2) 又如:肆廛(街市,店鋪);肆宇(肆宅);肆宅(店鋪);肆業(yè)(泛指店務(wù)或其他類似業(yè)務(wù));肆頭(街頭,市上) (3) 手工業(yè)作坊 [market-place]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墩撜Z·子張》 (4) 古代編懸樂器的單位,懸鐘十六為肆 [16-bell] 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吨芏Y》 (5) “四”的大寫,用于支票等上,以避免錯誤或更改 [four (used for the numeral “四” on cheques, etc. to avoid mistakes or alterations)] ◎ 肆 sì? 〈形〉 (1) 長;常 [long] 其詩孔碩,其風(fēng)肆好。——《詩·大雅·崧高》 (2) 疾;迅速 [quick]。如:肆伐(襲伐,疾伐) (3) 大 [large]。如:肆筵(大開筵宴);肆威(大逞威風(fēng)) (4) 直,正 [right]。如:肆直(正直) ◎ 肆 sì? 〈副〉 盡,極 [very;extremely]。如:肆好(極好);肆侈(窮奢極欲);肆奢(窮奢極侈)
[①][sì][《廣韻》息利切,去至,心。]亦作“銉2”。(1)顯明;顯示。(2)不受拘束;縱恣。(3)陳設(shè);鋪開。(4)作坊;店鋪;市集。(5)祭祀名。參見“肆享”、“肆祀”。(6)古代謂處死刑后陳尸示眾。(7)指成組的鐘磬。(8)赦宥;延緩。(9)突襲。(10)伸張,擴展。(11)鞏固。(12)極力;勤苦。(13)施與。(14)謂施加。(15)猶制裁。(16)猶宣揚;傳播。(17)遂;于是。(18)表示程度。極;甚。參見“肆好”。參閱章炳麟《新方言·釋詞》。(19)故;因此。(20)迨;及至。(21)數(shù)字“四”的大寫。(22)姓。春秋宋大夫肆臣之后。漢有漁陽太守肆敏。見《姓解》卷一引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②][tī][《集韻》他歷切,入錫,透。]解剔牲體。[③][yì][《集韻》羊至切,去至,以。]通“肄1”。(1)習(xí)。(2)余,多余。
[上古音]:質(zhì)部心母,siet[廣 韻]:息利切,去6至,sì,止開三去脂A心[平水韻]:去聲四寘[粵 語]:sei3si3[閩南語]:s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