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ì
  • 拼音:shi
  • 注音:ㄕˋ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YVH
  • 五筆98:WVTH
  • 五行:
  • Unicode:U+98FE
  • 四角號碼:88727
  • 倉頡輸入法:OIOL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飾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ì
  • 飾字筆順
    撇捺捺折橫橫折捺撇橫豎折豎
  • 基本解釋

    shì ? ㄕˋ ◎ 見“飾”。

  • 漢語字典

    [①][shì][《廣韻》賞職切,入職,書。]“飾1”的繁體字?!帮?”的被通假字。亦作“餙1”。亦作“餝1”。(1)拭。(2)修飾;裝飾。(3)給衣領(lǐng)衣袖滾邊。(4)指袖口。(5)服飾。(6)飾品;首飾。(7)指寶物。(8)《莊子·馬蹄》:“前有橛飾之患。”成玄英疏:“橛,銜也。謂以寶物飾於鑣也?!标懙旅麽屛模骸八抉R云:'排銜也。'謂加飾於馬鑣也?!彼旖柚格R口中的銜。(9)粉飾;偽裝。(10)猶致力。(11)表現(xiàn),顯示。(12)表彰;獎飾。(13)被覆。(14)扮演。[②][chì][《集韻》蓄力切,入職,徹。]“飾2”的繁體字。通“飭1”。亦作“餙2”。(1)整治;整頓。(2)端正;謹慎。(3)戒備。

    音韻參考

    [上古音]:職部審三母,sji?k[廣 韻]:賞職切,入24職,shi,曾開三入蒸書[平水韻]:入聲十三職[粵 語]:sik1[閩南語]:sek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食字部】 飾;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418第42【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shè)職切,??音識?!居衿啃揎椧??!疽菅拧匡?,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zhì)上也?!∮帧径Y·樂記】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jié)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驹]】以聲而被之器也?!∮帧驹姟む嶏L】羔裘豹飾?!驹]】飾,緣袖也。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又【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註】刷治潔淸之也。一曰豫飾也?!∮帧径Y·曲禮】飾羔鴈者以繢?!臼琛匡?,覆也。畫布爲雲(yún)氣,覆之以相見也?!∮帧径Y·月令】天子乃厲飾?!驹]】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shù)。【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帧局芏Y·夏官·掌固】設(shè)其飾器。【註】兵甲之屬?!∮帧菊滞ā繚M飾,國名?! 菊f文】?也。從人從巾,食聲。讀若式,一曰橡飾。考證:〔【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註】剝治潔淸之也。〕 謹照原文剝治改刷治。〔【曲禮】飾羔鴈者以績。【註】飾,復(fù)也?!场≈斦赵囊钥兏囊岳D。註改疏?!病臼酚洝す珜O弘傳】凡吏事,緣飾以儒術(shù)?!场≈斦赵姆怖羰赂牧暲羰?。〔【前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 謹按章帝紀係後漢書,前漢改後漢。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