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éng
  • 拼音:sheng
  • 注音:ㄕㄥ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MGV
  • 五筆98:XXG
  • 五行:
  • Unicode:U+7E69
  • 四角號碼:27917
  • 倉頡輸入法:VFRX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繩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éng
  • 繩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豎折橫橫豎折橫豎橫橫折橫橫
  • 基本解釋

    shéng ? ㄕㄥˊ ◎ 見“繩”。

  • 漢語字典

    [①][shéng][《廣韻》食陵切,平蒸,船。]亦作“縄1”?!袄K1”的繁體字。(1)繩子。(2)木工用以測定直線的墨線。(3)直;正。(4)準則;法度。(5)衡量。(6)糾正;彈劾。(7)引申為制裁。(8)約束。(9)捆縛。(10)稱譽。(11)繼承。(12)古代稱深衣后幅居中的衣縫。(13)水名。即今金沙江。參閱《漢書·地理志上》、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若水》。(14)清代旗田的計量單位。[②][yìng][《集韻》以證切,去證,以。]亦作“縄2”。“繩2”的繁體字。草結(jié)籽?!吨芏Y·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编嵭ⅲ骸昂瑢嵲焕K?!标懙旅麽屛模骸袄K音孕,以證反?!盵③][mǐn][《集韻》弭盡切,上準,明。]亦作“縄3”?!袄K3”的繁體字。見“繩3繩”。

    音韻參考

    [上古音]:蒸部床三母,dji?ng[廣 韻]:食陵切,下平16蒸,chéng,曾開三平蒸船[平水韻]:下平十蒸[粵 語]:sing4[閩南語]:chin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繩;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940第04【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菊f文】索也?!炯本推]】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疽住だM辭】上古結(jié)繩而治?!緯ふf命】惟木從繩則正?!径Y·經(jīng)解】繩墨之於曲直?!厩皾h·律歷志】規(guī)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帧緯迕坷K愆糾謬?!臼琛磕静徽撸岳K正之。繩謂彈正?!∮帧驹姟ぶ苣稀恳藸栕訉O繩繩兮?!緜鳌坷K繩,戒愼也?!局靷鳌坎唤^貌。又【大雅】繩其祖武?!緜鳌坷K,戒也?!局靷鳌坷K,繼也?!∮帧径Y·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驹]】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驹]】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拘栄拧坷K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驹]】含實曰繩?!∮帧炯崱垮舯M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帧炯崱渴C切,音乗。??也?!∮帧卷嵮a】葉乗融切?!??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yún)宮?! 緩V韻】俗作繩。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