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áng
  • 拼音:tang
  • 注音:ㄊㄤ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IPKF
  • 五筆98:IPKF
  • 五行:
  • Unicode:U+5802
  • 四角號(hào)碼:90104
  • 倉(cāng)頡輸入法:FBR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2256
提交資料
  • 堂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áng
  • 堂字筆順
    豎捺撇捺折豎折橫橫豎橫
  • 堂字的組詞
    阿堂 愛蓮堂 庵堂 坳堂 百萬小學(xué)堂 擺香堂 拜堂 柏堂 百子堂 白玉堂 半閑堂 碑堂 北堂萱 北堂書鈔 北堂 璧堂 避正堂 避堂 碧堂 閉堂 稟堂 冰雪堂 冰堂酒 部堂 不能登大雅之堂 不登大雅之堂 參堂 草堂體 草堂 禪堂 朝堂 澄心堂紙 澄心堂 呈堂 成堂 赤佛堂 池魚堂燕 池堂 充堂 除堂 處堂燕鵲 處堂燕雀 出堂差 穿堂風(fēng) 穿堂 川堂 垂堂 椿庭萱草堂 椿堂 春草闖堂
  • 與堂相關(guān)的成語
    打退堂鼓 大雅之堂 登堂入室 殿堂樓閣 對(duì)薄公堂 對(duì)簿公堂 富麗堂皇 負(fù)薪構(gòu)堂 高堂大廈 冠冕堂皇 哄堂大笑 烘堂大笑 轟堂大笑 歡聚一堂 肯構(gòu)肯堂 肯堂肯構(gòu) 廉遠(yuǎn)堂高 亮亮堂堂 樓堂館所 廟堂偉器
  • 基本解釋

    táng ?ㄊㄤˊ ◎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禮堂。澡堂。 ◎ 同祖父的親屬關(guān)系:堂房。堂兄弟。 ◎ 舊時(shí)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大堂。公堂。過堂。 ◎ 量詞:上了一堂課。一堂家具。

    英文翻譯

    hall   of the same clan   the main room of a house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táng? 〈名〉 (1) (形聲。從土,尚聲?!吧小庇小案摺绷x。本義: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獻(xiàn)神靈、祈求豐年) (2) 同本義[hall;a hall or room for a specific purpose] 堂,殿也?!墩f文》。段注:“古曰堂, 漢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稱堂, 漢上下皆稱殿。至 唐以后,人臣無有稱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墩f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稌ゎ櫭? 吾見封之若堂者矣?!Y記·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華堂之上?!鳌?劉基《誠(chéng)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觀其坐高堂。——明· 劉基《賣柑者言》 華堂旅會(huì)?!濉?黃宗羲《柳敬亭傳》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宮殿、廳堂階下);堂宇(殿堂的頂棚);堂事(于正廳祭祀祖先之事);堂階(堂下的臺(tái)階);堂閣(殿堂樓閣);堂廉(殿堂的側(cè)邊)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廳 [the principal room of a house] 審堂下之陰?!秴问洗呵铩げ旖瘛? 堂前松柱?!獣x· 干寶《搜神記》 崔九堂前幾度聞。——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龜年》 堂有煉珍?!濉?周容《芋老人傳》 (5) 又如:堂軸(掛在廳堂壁上的字畫);高堂(高大的廳堂);堂戶(門庭之內(nèi));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處;泛指低洼之處);堂扁(廳堂上的題額);堂室(廳堂和內(nèi)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廳);堂房(堂和房) (6) 舊時(shí)官府議論政事、審理案件的地方 [principal hall in a yamen;court of law] 賓客滿堂?!妒酚洝の汗恿袀鳌? (7) 如:堂參(于公堂上參謁上司);大堂(衙門中審理案件的廳堂);過堂;堂食(堂饌。堂餐。唐時(shí)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書檔案);堂廚(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稱別人的母親 [mother]。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廳事、書齋名稱 [name for shops,stores,etc.]。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official]。如:堂官(明清時(shí)各部主官的稱謂);都御史稱都堂;尚書稱部堂;府州縣正印官稱正堂 (11) 山上寬闊平坦的地方 [open place on the mountain] 外堂即向東之塢?!缎煜伎陀斡洝? (12) 佛堂 [temple]。如:堂頭(寺院中對(duì)方丈的稱呼);堂頭和尚(僧寺住持)詞性變化 táng? 〈形〉 (1) 在外表、舉止或言語上表現(xiàn)出尊嚴(yán)的 [dignified]。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樣或有氣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親的兄弟姊妹關(guān)系 [people of same clan]。如:堂族(關(guān)系較遠(yuǎn)的同族);堂姊妹 (3) 高顯的樣子 [high] 刊層平堂,設(shè)切崖?!段倪x·張衡·西京賦》 ◎ táng? 〈量〉 用于分節(jié)的課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課;一堂家具

  • 漢語字典

    [①][táng][《廣韻》徒郎切,平唐,定。]“坣1”的今字。亦作“隚1”。(1)夯土使高出地面成四方形的屋基。(2)建于高臺(tái)基之上的廳房。古時(shí),整幢房子建筑在一個(gè)高出地面的臺(tái)基上。前面是堂,通常是行吉兇大禮的地方,不住人;堂后面是室,住人。(3)泛指房屋的正廳。(4)指舊時(shí)官府議論政事、審理案件的地方。漢王充《論衡·物勢(shì)》:“一堂之上,必有論者;一鄉(xiāng)之中,必有訟者?!睍x左思《魏都賦》:“都護(hù)之堂,殿居綺牎。”《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bào)恩》:“鮮于太守當(dāng)堂審明,的悉自逃?!薄都t樓夢(mèng)》第四回:“老爺明日坐堂,只管虛張聲勢(shì)。”亦稱某些官署為某某堂。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論文下·通籍》:“然今制內(nèi)外官引見,部院各堂帶領(lǐng)者,先以粉牌,俗呼緑頭籤,進(jìn)御?!蹦承┕賳T有時(shí)也稱為某某堂。如稱尚書為部堂,都御史為都堂,府州縣的正印官為正堂。(5)用于廳事、書齋名稱。南朝梁任昉《靜思堂秋竹賦》:“靜思堂,連洞房,臨曲沼,夾脩篁?!痹R致遠(yuǎn)《夜行船》套曲:“裴公緑野堂,陶令白蓮社?!庇秩纾呵寮o(jì)昀名其書齋為閱微草堂,俞樾名其書齋為春在堂。舊時(shí)亦用于一些人家的名號(hào)?!缎∥辶x》第四二回:“有個(gè)明遠(yuǎn)堂雷家在哪裏?”又如:三槐堂;百忍堂。(6)用于商店名。如北京有藥店同仁堂、鶴年堂;杭州有藥店胡慶馀堂。(7)尊稱他人的母親。如令堂;萱堂。(8)指同祖父的親屬關(guān)系。參見“堂房”、“堂兄弟”。(9)寬闊平整處。(10)高大。(11)量詞。(12)地名。(13)姓。《韓詩(shī)外傳》卷九有堂衣若。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定母,dang[廣 韻]:徒郎切,下平11唐,táng,宕開一平唐定[平水韻]:下平七陽[唐 音]:*dhɑng[國(guó) 語]:táng[粵 語]:tong4[閩南語]:tng5,tong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堂; 康熙筆畫:11; 頁(yè)碼:頁(yè)231第23〔古文〕坣?【唐韻】【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踞屆扛唢@貌?!狙萘x】當(dāng)也,謂當(dāng)正向陽之宇也。【詩(shī)·豳風(fēng)】躋彼公堂。 又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也?!厩皾h·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jì)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shí)明堂圖?!∮痔檬摇!緺栄拧め寣m】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shí)之,謂之室。 又官署?!緷h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緭P(yáng)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咎茣ぐ俟僦尽砍跞∽h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又戸部有考堂,天下歲會(huì)計(jì)處。 又【吳郡國(guó)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shù)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堂?!緟问洗呵铩垮底淤v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堂?!∮痔锰?,盛也,正也?!菊撜Z】堂堂乎張也?!净茨献印け杂?xùn)】堂堂之陣 又衆(zhòng)笑曰哄堂?!疽蛟掍洝坑酚信_(tái)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堂會(huì)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謂哄堂?!∮址鹛迷圾e堂?!踞屖弦[】毗舍離爲(wèi)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奈准??!局芏Y·春官】男巫冬堂,贈(zèng)無方無算?!驹]】冬歲之窮,設(shè)祭于堂,贈(zèng)送萬鬼也。 又地名?!驹?shī)·鄘風(fēng)】望楚與堂?!驹]】楚,楚丘。堂,丘之旁邑?!∮稚街畬捚教幵惶?。【詩(shī)·秦風(fēng)】終南何有,有紀(jì)有堂。 又姓。【韓詩(shī)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又複姓。漢儒高堂生,唐貞觀詔從祀。 又葉徒紅切,音同。【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zhí)?,紫貝闕兮珠宮。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