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ǎng
  • 拼音:tang
  • 注音:ㄊㄤ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VCMH
  • 五筆98:VCMH
  • 五行:
  • Unicode:U+5E11
  • 四角號碼:47227
  • 倉頡輸入法:VEL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067
提交資料
  • 帑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ǎng
  • 帑字筆順
    折撇橫折捺豎折豎
  • 帑字的組詞
    部帑 不帑 財(cái)帑 倉帑 盜帑 府帑 公帑 官帑 國帑 寄帑 禁帑 軍帑 庫帑 廩帑 內(nèi)帑 鳥帑 帑臧 帑庾 帑銀 帑項(xiàng) 帑屋 帑實(shí) 帑舍 帑錢 帑抹 帑僇 帑廩 帑廥 帑庫 帑金 帑府 帑櫝 帑儲 帑藏 帑簿 帑帛 妻帑 收帑 私帑 正帑 重帑 中帑 罪人不帑
  • 與帑相關(guān)的成語
    罪人不帑
  • 基本解釋

    tǎng ? ㄊㄤˇ ◎ 古代指收藏錢財(cái)?shù)母畮旎蝈X財(cái):帑藏(zàng )(指國庫)。府帑(府庫里的錢財(cái))。重(zhòng )帑(大量的錢財(cái))。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tǎng? 〈名〉 (1) 古時(shí)收藏錢財(cái)?shù)母畮?[state treasury] 帑,金幣所藏也。從巾,奴聲?!墩f文》 庫藏曰帑?!锻ㄋ孜摹? 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積?!逗鬂h書》 (2) 又如:帑實(shí)(府庫中的財(cái)物);帑廩(國庫與糧倉);帑廥(國家儲藏金幣和糧食的府庫);帑藏(國庫);帑儲(府庫儲積);帑簿(國庫登記財(cái)物的帳簿);帑銀(國庫中的銀子) (3) 指國家?guī)觳氐慕鸩?[funds in the state treasury] 虛費(fèi)府帑?!稘h書·匈奴傳》 (4) 又如:國帑(國家的公款);帑金(錢幣。多指國庫所藏) (5) 裹金帛的囊 [golden bag] 行帑無寸金,衛(wèi)兵不宿飽?!杜f唐書》詞性變化 tǎng? 〈動〉 (1) 藏匿 [hide] 帑金帛舍。——《晉書音義》 (2) 又如:帑屋(帑舍。貯藏金銀的庫房);帑帛(庫藏的絲織品)

  • 漢語字典

    [①][tǎng][《廣韻》他朗切,上蕩,透。]亦作“伖1”。(1)財(cái)帛。(2)指藏金帛的府庫。(3)囊。(4)掠取。[②][nú][《廣韻》乃都切,平模,泥。]亦作“伖2”。(1)通“孥”。兒女的通稱。(2)用以指妻子和兒女。(3)通“孥”。俘虜;奴隸。(4)通“孥”。鳥尾。(5)雌。(6)通“弩”。參見“帑2抹”。

    音韻參考

    [上古音]:魚部泥母,na[廣 韻]:他朗切,上37蕩,tǎng,宕開一上唐透[平水韻]:上平七虞·上聲二十二養(yǎng)[國 語]:tǎng,nú[粵 語]:nou4tong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巾字部】 帑; 康熙筆畫:8; 頁碼:頁329第34【唐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nóng)都切,??音奴。與孥通。【詩·小雅】樂爾妻帑。【傳】帑,子也?!咀髠鳌の氖辍壳厝藲w其帑。【註】帑,妻子也?!∮著B尾曰帑。【左傳·襄二十八年】以害鳥帑。【註】鳥尾曰帑。【疏】帑,細(xì)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wèi)帑,於鳥則鳥尾曰帑。妻子爲(wèi)人之後,鳥尾爲(wèi)鳥之後,故俱以帑爲(wèi)言?!∮帧緩V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音曭?!菊f文】金幣所藏也。【玉篇】金布所藏之府?!厩皾h·匈奴傳】以爲(wèi)虛費(fèi)府帑?!踞釢h·鄭弘傳】人食不足,而帑藏金幣。考證:〔【左傳·文十三年】秦人送其帑?!场≈?jǐn)照原文送改歸。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