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右上開口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FHQQ
  • 五筆98:FHQQ
  • 五行:
  • Unicode:U+8D8D
  • 四角號(hào)碼:47802
  • 倉頡輸入法:GONI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趍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趍字筆順
    橫豎橫豎橫撇捺撇折捺撇折捺
  • 趍字的組詞
    步趍 進(jìn)趍 躁趍 走趍
  • 基本解釋

    qū ? ㄑㄩˉ ◎ 古同“趨”:“巧趍蹌兮?!?/p>

  • 漢語字典

    [①][chí][《廣韻》直離切,平支,澄。]眾多。[②][qū][《廣韻》七逾切,平虞,清。]同“趨1”。[③][cù][《集韻》趨玉切,入燭,清。]同“趨2”。

    音韻參考

    [廣 韻]:直離切,上平5支,chí,止開三平支B澄[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ceo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走字部】 趍;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217第07【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huì)】??知切,??音馳?!菊f文】趍趙,久也?!∮帧緩V韻】趍,俗趨字?!驹姟R風(fēng)】巧趨蹌兮?!踞屛摹口叄疽嘧髭m。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