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yu
  • 注音:ㄩ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WGB
  • 五筆98:KWGB
  • 五行:
  • Unicode:U+55A9
  • 四角號(hào)碼:68032
  • 倉頡輸入法:ROM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喩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喩字筆順
    豎折橫撇捺橫豎折橫橫折折
  • 基本解釋

    yù ? ㄩˋ ◎ 同“喻”。

  • 漢語字典

    [①][yù]“喻1”的舊字形。[②][yú]“喻2”的舊字形。

    音韻參考

    [國 語]:yù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喩;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200第06【廣韻】羊戍切【集韻】【韻會(huì)】?jī)适校??音裕?!居衿繒砸病!緩V韻】本作諭。譬諭也,諫也?!径Y·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以敎喩而德成也。又【學(xué)記】可謂善喩矣?!菊撜Z】君子喩於義,小人喩於利。【史記·吳王濞傳】不敢自外,使喩其驩心?!∮中??!緩V韻】喩音樹,豫章人?!∮帧炯崱咳葜烨校魞?。嘔喩,和悅貌。【前漢·王褒傳】嘔喩受之?!∮帧炯崱恳辉粏鐔?,歌也。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