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mǎng
  • 拼音:mang
  • 注音:ㄇㄤ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BTBH
  • 五筆98:BTBH
  • 五行:
  • Unicode:U+833B
  • 四角號碼:22447
  • 倉頡輸入法:UUU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茻字拼音(帶聲調(diào))
    mǎng
  • 茻字筆順
    折豎撇折豎豎折豎撇折豎豎
  • 基本解釋

    mǎng ? ㄇㄤˇ ◎ 眾草。 ◎ 叢生的蕨類。

  • 漢語字典

    [①][mǎng][《廣韻》模朗切,上蕩,明。]同“莽1”。眾草。

    音韻參考

    [廣 韻]:模朗切,上37蕩,mǎng,宕開一上唐明[粵 語]:mong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茻;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029第13【集韻】文紡切,音惘?!菊f文】衆(zhòng)草也,從四屮,凡茻之屬皆從茻,讀與岡同。自爲(wèi)部?!菊滞ā咳肫H部?!玖鶗F】衆(zhòng)草也,象形。別作??,訓(xùn)逐兔艸中也,非艸、茻之義?!∮帧緩V韻】模朗切,音莽。義同?!∮帧就ㄖ尽ち鶗浴科?,蕨類,繁薈而叢生?!∮譂M補(bǔ)切,音姆。莫後切,音晦。義??同?!居衿孔??。??,古文友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