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o
  • 注音:ㄅㄛ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FGF
  • 五筆98:TFSF
  • 五行:
  • Unicode:U+7C19
  • 四角號碼:88442
  • 倉頡輸入法:HJI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簙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簙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橫豎橫豎折橫橫豎捺橫豎捺
  • 簙字的組詞
    六簙
  • 基本解釋

    bó ? ㄅㄛˊ ◎ 古同“博”,古代的一種棋戲。

  • 漢語字典

    [①][bó][《廣韻》補各切,入鐸,幫。]古代一種擲采下棋的比賽游戲。

    音韻參考

    [廣 韻]:補各切,入19鐸,bo,宕合一入唐幫[平水韻]:入聲十藥[粵 語]:bok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簙;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898第38【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菊f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境o·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驹]】投六箸,行六棊,故爲六簙也。【世本】古者烏曹作簙。【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閒謂之簙,吳、楚之閒謂之蔽?!∮帧绢惼科ジ髑?。義同?!⊥ㄗ鞑?。【論語】不有博奕者乎。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