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mǒu
  • 拼音:mou
  • 注音:ㄇㄡ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筆86:AFSU
  • 五筆98:FSU
  • 五行:
  • Unicode:U+67D0
  • 四角號碼:44904
  • 倉頡輸入法:TM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399
提交資料
  • 某字拼音(帶聲調(diào))
    mǒu
  • 某字筆順
    橫豎豎橫橫橫豎撇捺
  • 某字的組詞
    某子 某者 某矣 某乙 某些 某物 某士 某時 某舍 某人 某屏 某某人 某某 某們 某門 某甲 某家 某個 某甫 某地 某等 水查某 誰某
  • 基本解釋

    mǒu ?ㄇㄡˇ ◎ 代替不明確指出的人、地、事、物等:某人。某處。某國。 ◎ 自稱(代替“我”或名字):某姓李。

    英文翻譯

    certain   some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mǒu? 〈代〉 (1) (象形。金文字形。像木上結(jié)一個果實,本是“梅”的象形。( méi)本義:梅) (2) 指一定的不明說的人或事物 [certain] 如古人某?!濉?周容《芋老人傳》 狂生某者?!濉?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太監(jiān)某守遼東。—— 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某亦守法。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jù)書稿編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樣)。——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又如:某人;某天;某官某(某某官(叫)某某的(人)。某,文言虛指代詞。此處前一個代此人官職,后一個代他的姓名);某等(我等,我們);某們(我們,某是代詞);某舍(猶某公子) (4) 指不定的不說明的人或事物 [some] 某所,而母立于茲。——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某年月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畿輔某官。——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決斗某所?!鳌?魏禧《大鐵椎傳》 (5) 又如:某家(指不確定的一家) (6) 指代失傳的或忘記的人名或時、地等 [some]。如:某者(表示姓名失傳的人) (7) 自稱之詞。指代“我”或本名。舊時謙虛的用法 [I] 某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8) 又如:某則以為;某不量敵;某知罪矣;我張某;某以(某矣。自稱自己的代詞,我);某家(戲曲中自稱之詞);某乙(自稱代稱);某甲(自稱之代詞)詞性變化 mǒu? 〈名〉 〈方〉∶妻子 [wife]。如:你的某給人欺侮去,你反而打我給人看

  • 漢語字典

    [①][mǒu][《廣韻》莫厚切,上厚,明。]“厶2”的被通假字。(1)指一定的不明說的人或事物。(2)用在姓氏后,單指名;或用在“子”字前單指姓;用在“甫”字前單指表字。(3)指不定的不說明的人或事物。(4)指代失傳的或忘記的人名或時、地等。(5)自稱之詞。指代“我”或本名。舊時謙虛的用法。(6)通“謀”。謀求;謀略。[②][méi][《集韻》謨杯切,平灰,明。]“梅1”的古字。

    音韻參考

    [廣 韻]:莫厚切,上45厚,mǒu,流開一上侯明[平水韻]:上聲七麌·上聲二十五有[國 語]:mǒu[粵 語]:mau5[閩南語]:boD2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