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ā,yɑ
  • 拼音:ya
  • 注音:ㄧㄚ,a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AHT
  • 五筆98:KAHT
  • 五行:
  • Unicode:U+5440
  • 四角號碼:61040
  • 倉頡輸入法:RMV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729
提交資料
  • 呀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ā,yɑ
  • 呀字筆順
    豎折橫橫折豎撇
  • 呀字的組詞
    阿呀 哎呀邁呀 噯呀 哎呀 喘呀 代呀 哈呀 喊呀 歡呀 嗟呀 媽呀中國 咪呀 鬧呀呀 哦呀 嘔呀 缺呀 天呀 嗚呀呀 笑呀 呀張 呀吁 呀呀唔 呀呀嗚 呀呀呼 呀呀 呀許 呀咻 呀庨 呀嚇 呀呷 呀然 呀口 呀空 呀豁 呀赫 呀闔 呀喘 咿呀 咤呀 咋呀 吒呀
  • 與呀相關(guān)的成語
    呀呀學(xué)語
  • 基本解釋

    yā ?ㄧㄚˉ ◎ 嘆詞,表示驚疑:呀!你流血了。 ◎ 象聲詞,形容摩擦轉(zhuǎn)動的聲音:兩扇大門呀的一聲打開了。

    英文翻譯

    oh   ah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yā? (形聲。從口,牙聲。本義:張口的樣子)表示驚異 [oh]。如:呀,下雪了詞性變化 yā? (1) 吱吱嘎嘎的聲音 [creak]。如:門呀的一聲響了 (2) 另見 ya基本詞義 ya 〈助〉 (1) 表示語氣。“啊”受前一字韻母 a,e,i,o,ü收音的影響而發(fā)生變音。如:他從小就沒有了家呀!群眾的力量真大呀!老張,快去呀 (2) 另見 yā?

  • 漢語字典

    [①][xi?。荩邸稄V韻》許加切,平麻,曉。](1)空曠貌,敞開貌。(2)張口;張開。(3)高聳。參見“呀呀”、“呀空”。[②][yā][《廣韻》五加切,平麻,疑。](1)嘆詞。(2)嗟嘆。(3)象聲詞。(4)方言。量詞。[③][ya˙]助詞。表示語氣。

    音韻參考

    [廣 韻]:五加切,下平9麻,yá,假開二平麻疑[平水韻]:下平六麻·去聲二十二禡[唐 音]:nga,xa[國 語]:yā,ya[粵 語]:aa1aa3aa6[閩南語]:he1,he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呀; 康熙筆畫:7; 頁碼:頁180第08【唐韻】許加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加切,??音岈?!菊f文】張口貌?!卷n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重E呀,谷空貌?!臼酚洝に抉R相如·上林賦】谽呀豁閜。【註】?谷之形容也。呀,呼加反。 又【玉篇】大空貌。【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帧緩V韻】五加切【正韻】牛加切,??音牙。【廣韻】吧呀?!卷n愈·月蝕詩】牙角何呀呀。○按《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或攺作齖齖,因避重韻也,不知《唐韻》九麻中呀字兩見,音義各別,《韓詩》??非重韻。《集韻》《類篇》刪五加切一音,非。 又葉虎何切,音呵。【韓愈·東方朔雜事詩】王母聞以笑,衞官助呀呀。不知萬萬人,生身埋泥沙。沙葉音娑。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