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bi
  • 注音:ㄅㄧ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ITHJ
  • 五筆98:ITHJ
  • 五行:
  • Unicode:U+6FDE
  • 四角號碼:36121
  • 倉頡輸入法:EHU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295
提交資料
  • 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濞字筆順
    捺捺橫撇豎折橫橫橫豎折橫豎橫橫撇豎
  • 濞字的組詞
    濞濞 老濞 逆濞 滂濞 湓濞 澎濞 彭濞 吳濞 漾濞核桃 懿濞
  • 基本解釋

    bì ?ㄅㄧˋ ◎ 〔漾濞〕見“漾”。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ì? ——漾濞縣,中國云南省的一個(gè)縣

  • 漢語字典

    [①][pì][《廣韻》匹備切,去至,滂。]亦作“1”。象聲詞。[②][bì][《廣韻》匹詣切,去霽,滂。]水名。在云南省,注入瀾滄江。

    音韻參考

    [廣 韻]:匹備切,去6至,pì,止開三去脂B滂[平水韻]:去聲四寘·去聲八霽[國 語]:pì,bì[粵 語]:pe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濞;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655第35【唐韻】【集韻】【韻會】??匹備切,音淠?!菊f文】水暴至聲?!咀笏肌嵌假x】濞焉洶洶?!∮咒桢ǎ?。【司馬相如·上林賦】滂濞沆漑?!∮峙礤?,蘊(yùn)積貌。【淮南子·俶眞訓(xùn)】譬若周雲(yún)之蘢蓯,遼巢彭濞而爲(wèi)雨?!∮周插?,深邃貌?!就跹訅邸旍`光殿賦】屑黶翳以懿濞。 又【集韻】平祕切,音贔。又【廣韻】【韻會】匹詣切【集韻】匹計(jì)切,??音媲。義??同?!∮炙!就ǖ洹客罗形鞫?,東南流入西洱河,合流而東,號曰漾濞水。 【六書故】濞,與淠通?!炯崱垮?,通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