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ié
  • 拼音:die
  • 注音:ㄉㄧㄝ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HGF
  • 五筆98:KHGF
  • 五行:
  • Unicode:U+8DEE
  • 四角號碼:61114
  • 倉頡輸入法:RMMI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跮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ié
  • 跮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橫橫折捺橫豎橫
  • 基本解釋

    dié ? ㄉㄧㄝˊ ◎ 〔跮踱(duó)〕走路忽前忽后的樣子。 ◎ 〔跮跮〕忽然后退的樣子。

  • 漢語字典

    [①][chì][《廣韻》丑利切,去至,徹。][《廣韻》丑栗切,入質(zhì),徹。](1)走路時忽進(jìn)忽退。參見“跮踱”。(2)走路不穩(wěn)的樣子。

    音韻參考

    [廣 韻]:丑利切,去6至,chì,止開三去脂B徹[粵 語]:c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足字部】 跮;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225第20【廣韻】丑利切【集韻】丑二切,??音杘?!居衿扣L踱,乍前乍卻?!臼酚洝に抉R相如傳】跮踱輵容以委麗兮。【註】張揖曰:跮踱,疾行互前卻也?!∮帧绢惼恳辉环揿??!∮帧緩V韻】丑栗切【集韻】敕栗切,??音抶。躌也。 又【集韻】徒結(jié)切,音耊。義同。躌字原從足從無作。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