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AKK
  • 五筆98:MAKK
  • 五行:
  • Unicode:U+5D87
  • 四角號(hào)碼:21716
  • 倉頡輸入法:USR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嶇字筆順
    豎折豎橫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折
  • 基本解釋

    qū ? ㄑㄩˉ ◎ 見“嶇”。

  • 漢語字典

    [①][qū][《廣韻》豈俱切,平虞,溪。]亦作“岴1”。亦作“1”。“嶇1”的繁體字。(1)見“嶇崎”、“嶇嵠”。(2)見“嶇崯”、“嶇嶔”。

    音韻參考

    [廣 韻]:豈俱切,上平10虞,qū,遇合三平虞溪[唐 音]:kio[國 語]:qū[粵 語]:keoi1[閩南語]:kham1,kh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山字部】 嶇;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318第43【廣韻】豈俱切【集韻】【韻會(huì)】虧于切,??音區(qū)?!菊f文】???也。本作?,從??區(qū)聲。今作嶇?!驹鲰崱可铰凡黄矫?。一曰山峻也?!九嗽馈の髡髻x】軌崎嶇以低仰?!∮滞ㄗ???!咀笏肌の憾假x】山阜偎積而踦??。偎字原從彳畏聲。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