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xi
  • 注音:ㄒㄧ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0
  • 漢字結構:右下開口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NUK
  • 五筆98:NUK
  • 五行:
  • Unicode:U+5C56
  • 四角號碼:77241
  • 倉頡輸入法:SYT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屖字拼音(帶聲調)
  • 屖字筆順
    折橫撇捺橫捺撇橫橫豎
  • 基本解釋

    xī ? ㄒㄧˉ ◎ 〔屖遲〕古同“棲遲”,滯留不進。 ◎ 古同“犀”,堅固。

  • 漢語字典

    [①][xī][《廣韻》先稽切,平齊,心。]同“徲1”。(1)見“屖遟”。(2)同“犀”。參見“屖弩”。

    音韻參考

    [廣 韻]:先稽切,上平12齊,xī,蟹開四平齊心[國 語]:xī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上】【尸字部】 屖;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302第12【廣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菊f文】屖,遲也。從尸辛?!拘煸弧坎贿M也。或作遟?!緭P雄·甘泉賦】靈遟??兮?!驹]】音棲。遲久也,安也?!∮滞ㄗ飨?,堅也?!厩皾h·馮奉世傳】器不屖利?!娟隋e傳】作犀。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