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扶正祛邪標本兼顧——中醫(yī)治療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期經驗

    周平安簡介: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中醫(yī)內科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2007年被北京中醫(yī)管理局北京中醫(yī)藥薪火傳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設項目確定為經驗傳承導師。

    周教授從事中醫(yī)內科醫(yī)療、教學、科研30余年,研究領域為臨床中醫(yī)內科呼吸疾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yī)藥防治呼吸系統(tǒng)感染疾病及慢性間質性疾病。

    肺心病是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簡稱,是由任何損害肺組織結構或功能的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并進一步造成右心負荷增加,以右心室肥大為主的疾病,最終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臨床將之分為功能代償期(緩解期)和功能失代償期(急性期)。周平安教授從醫(yī)多年,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經驗豐富,現(xiàn)將他治療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期的經驗總結如下。

    基本治則

    中醫(yī)將肺心病歸屬于肺脹范疇,周平安認為,肺心病的病機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治療原則上,緩解期應以扶正固本為主,急性期應以祛邪救急為主。無論何期,均應標本兼顧,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可傷正。對于急性期,西醫(yī)主要采用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改善心臟功能、處理并發(fā)癥,如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肺性腦病、休克等治療方法。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周平安依據臨床經驗,按9個證型對急性期施以中醫(yī)藥治療。

    痰濁阻肺證治以健脾化痰,宣肺平喘,方用六君子湯、小青龍湯、三子養(yǎng)親湯化裁。痰熱阻肺證治以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湯、清金化痰湯化裁。水飲凌心證治以溫陽利水,活血化瘀,方用真武湯、五苓散、參蛤散化裁。心脈瘀阻證治以活血通脈,化痰平喘,方用血府逐瘀湯,桑白皮湯化裁。痰迷心竅證治以豁痰開竅,化瘀通腑,方用滌痰湯、小承氣湯化裁送服至寶丹。熱陷心包證治以清心豁痰,涼血開竅,方用清營湯加味送服安宮牛黃丸。熱極生風證治以清營涼肝,豁痰熄風,方用清營湯、羚角鉤藤湯化裁送服安宮牛黃丸。陰虛風動證治以育陰潛陽,養(yǎng)肝熄風,方用大定風珠湯化裁。氣竭喘脫證治以滋陰扶陽,益氣固脫,方用生脈散加味。

    周平安指出,根據臨床觀察,氣虛血瘀痰阻貫穿于肺心病的始終,因此對每個證候的治療,均應酌加益氣化瘀祛痰之品。

    臨證心得

    周平安認為,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是一個病程較長,病情逐漸加重的慢性疾病,在治療時,要自始至終關注虛、痰、瘀等病理特征,辨證準確,用藥精當,才能取效。

    重視望痰 周平安認為,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有發(fā)熱咳喘、痰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痰熱壅肺者占多數(shù);而不發(fā)熱、痰白清稀、舌淡苔白脈細等飲濕內停者只有少數(shù)。就其整體而言,肺心病患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就其肺部而言,有痰熱壅肺,飲濕內停之別。但在急性發(fā)作期,感受外邪之后,表邪不解,多有化熱之勢;素有飲濕內停者,亦可郁而化熱。痰色雖白,多由清稀泡沫轉為黏稠,或稀痰中夾有痰塊者,乃胸中津液為肺熱煎熬凝結所致。因此,在辨治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期時,應注意痰的色澤性狀,不能認為色白即寒,即使稀白痰,亦應適當加用清化痰熱之品。

    謹慎抗感染 對于急性發(fā)作期,臨床為了控制感染,常給予抗生素治療。然而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機體抗病能力的低下和病原菌耐藥性的增長,以至在病程后期,應用抗菌藥物的品種越來越多,劑量越來越大,療效則越來越差。部分患者不僅感染未能控制,反而白細胞減少、聽力減退、出現(xiàn)腎功能損害,甚至出現(xiàn)菌群失調形成二重感染。

    周平安指出,抗生素的應用應謹慎。現(xiàn)代研究表明,應用清熱解毒、化痰通腑、活血化瘀等中藥,合用一般劑量抗生素,能提高抗感染的療效,減少抗生素毒副作用的發(fā)生。

    勿忘活血化瘀 肺心病在整個發(fā)病過程中,尤其在急性發(fā)作期,常出現(xiàn)唇甲紫紺、舌質紫暗、舌腹面靜脈怒張、肝腫大等血瘀證。病人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血液變得黏、濃、聚,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钛鏊幠芙档脱吼こ矶?,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血小板解聚,擴張血管,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組織微循環(huán),并能減輕腦水腫。

    因此,在辨治方藥中,酌加活血化瘀藥,如丹參,芍藥,川芎,水蛭,三七粉等,不僅能使病人血瘀癥狀明顯減輕,而且還能使心肺功能獲得改善,但不宜大量妄投,以防克伐太過,反與病情不利。

    從氣壅液聚治心衰 氣壅是指肺氣腫脹,膨滿不通,壅滯肺中,不得吐納。氣不行則血不行,血不行則化為水,致使肺氣失于肅降宣發(fā)。痰飲水濕停潴于肺,飲邪壅塞,迫逆于心,造成心肺功能受損,出現(xiàn)血瘀水腫諸癥。

    葶藶子能加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律,對衰竭的心臟有增加輸出量,降低靜脈壓的作用,并能瀉除肺中水氣。臨床證明,葶藶子能強心逐飲,瀉肺平喘,利尿消腫,起到恢復心肺功能的作用。周平安指出,在用量上常規(guī)劑量3~9克無明顯效果,因此開始治療時,一日量不應少于30克,待腫消喘平后,逐漸減量至每日15克為宜。一般需配黨參、白術、麻黃、赤芍等益氣平喘活血化瘀藥,以增強療效。

    禁忌藥物 對于出現(xiàn)了呼吸衰竭的病人,以下藥物需慎用:桃仁、杏仁、白果、枇杷葉、郁李仁等。它們雖然有止咳化痰作用,但同時也由于含有氫氰酸極易加重呼衰,而細辛、冬花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樞,平時我們多取其鎮(zhèn)咳作用,但對于呼衰病人則需慎用。

    (本文作者為北京市中醫(yī)管理局薪火傳承周平安名醫(yī)傳承工作站研究人員、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yī)師)

更多中藥材
  •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外面的零食小攤上面吃很多的一些不是特別健康的食物,雖然知道它們或許對身體沒有什么益處,但是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長期持續(xù),就會出現(xiàn)一些慢性腹瀉或者是便秘的癥狀,所以大家也許對番瀉葉并不會陌生;那么,番瀉葉的功效與禁忌是......
  • 牽牛子就是牽牛花,到了夏天隨處可見。牽牛子一般有紫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顏色極為艷麗,特別好看;牽牛子像一個小喇叭,樣子也很特別;其實牽牛子不僅僅能夠作為花卉來觀賞,也可以用作中藥來治病呢,主要用來除去肚子里的寄生蟲,因為牽牛子的味道有花......
  • 牽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的種子,牽牛子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效,牽牛子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牽牛子。藥物名稱:牽牛子別名:黑丑、白丑、二丑......
  • 手脫皮是怎么回事呢,對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對人體有這樣現(xiàn)象的時候,如果是輕微的,保持肌膚干燥就可以進行改善,那要是嚴重的話,也是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讓手脫皮變得不在那么嚴重,而且不會引發(fā)出其他皮膚疾病,使得身體可以......
  • 食物在生活中很常見到,不同的食物對人體幫助上,也是有著很大區(qū)別,因此對食物選擇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進行,那提高性能力的食物都有什么呢,對這個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這類食物在選擇上,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尤其是對男性,更是要注意對食物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