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傳統(tǒng)的治療慢性髓性白血?。–ML)的藥物干擾素已不再被推薦作為CML的主要治療選擇,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也被從一線治療推薦中刪除。7月26日,中華慈善總會和諾華制藥在寧夏舉辦的格列衛(wèi)全球患者援助項目(GIPAP)新注冊醫(yī)生培訓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血液科江浩教授介紹2008年版美國國家癌癥綜合網(NCCN)CML治療指南時指出,伊馬替尼(格列衛(wèi))已成為這一新版指南推薦用于治療CML的一線藥物。
CML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屬于造血干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可發(fā)病于各年齡段。其自然病程分相對良性的慢性期(CML-CP)和較險惡的進展期(加速期和急變期。一旦急變,比急性白血病更為兇險。因此,CML-CP是治療的關鍵時期?,F(xiàn)代CML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細胞遺傳學緩解和分子生物學緩解,爭取患者能獲得長期生存。
CML治療經歷了很長時期的發(fā)展,在伊馬替尼出現(xiàn)之前,干擾素是治療此病的主要手段。自1980年后它開始用于治療CML,是1990年后第一個被確定治療CML-CP有遺傳學效應的藥物。1999年以前,國際上公認對低危CML-CP患者首選以干擾素為基礎的治療。江浩教授說,在長期觀察中,采用干擾素治療有20%~30%的患者能獲得細胞遺傳學緩解,生存期有所延長。但干擾素有很多毒性,副作用較者難以接受。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現(xiàn)今惟一能治愈CML的方法。但這一方法受很多因素限制,如患者年齡、病期、經濟條件等,僅約1/3患者有條件接受。此外,移植相關性疾病仍是威脅患者生命的重大障礙。
20世紀末,靶向治療藥物伊馬替尼在CML治療領域獲得的巨大成功,至今已挽救了成千上萬名患者的生命。江浩教授介紹了一項著名的伊馬替尼與干擾素治療初治CML研究(IRIS研究)。在這項研究剛開始不久,由于不耐受、治療效果不滿意、副作用、疾病進展等原因,絕大部分干擾素治療組患者就轉入伊馬替尼治療組,僅2%的患者繼續(xù)干擾素治療。經過72個月的隨訪發(fā)現(xiàn),伊馬替尼治療組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比例和速度顯著優(yōu)于干擾素,伊馬替尼組患者6年生存率達88%,因CML本身導致的死亡不足5%;隨著治療時間的推移,疾病進展的風險逐年降低,第五、六年加速急變率為0!
在不良反應方面,伊馬替尼治療組的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少,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顏面部水腫及皮疹,多發(fā)生在治療早期,隨著持續(xù)使用,不良反應逐漸減少。江浩教授說,伊馬替尼的多數(shù)不良反應是自限性的,有一些需要干預,如果患者有頑固性的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可以采用生長因子和伊馬替尼聯(lián)合使用。
基于伊馬替尼的良好效果,今年年初出版的NCCNCML治療指南與2007年版相比發(fā)生了明顯演變,將伊馬替尼作為1類推薦為CML的一線治療,而干擾素不再推薦作為CML的主要治療手段,刪去關于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CML一線治療的推薦。
伊馬替尼不是傳統(tǒng)的細胞毒藥物,不能把腫瘤細胞殺滅,也不能逆轉致病基因,而是阻斷腫瘤細胞增殖,因此需要長期用藥。由于其價格較高,普通患者難以承受。GIPAP項目就是向需要援助的CML和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捐贈伊馬替尼,至今已有6000多名患者受益,專家希望能結合政府和社會的力量,為更多的貧困患者提供幫助。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傳統(tǒng)的治療慢性髓性白血?。–ML)的藥物干擾素已不再被推薦作為CML的主要治療選擇,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也被從一線治療推薦中刪除。7月26日,中華慈善總會和諾華制藥在寧夏舉辦的格列衛(wèi)全球患者援助項目(GIPAP)新注冊醫(yī)生培訓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血液科江浩教授介紹2008年版美國國家癌癥綜合網(NCCN)CML治療指南時指出,伊馬替尼(格列衛(wèi))已成為這一新版指南推薦用于治療CML的一線藥物。
CML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屬于造血干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可發(fā)病于各年齡段。其自然病程分相對良性的慢性期(CML-CP)和較險惡的進展期(加速期和急變期。一旦急變,比急性白血病更為兇險。因此,CML-CP是治療的關鍵時期?,F(xiàn)代CML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細胞遺傳學緩解和分子生物學緩解,爭取患者能獲得長期生存。
CML治療經歷了很長時期的發(fā)展,在伊馬替尼出現(xiàn)之前,干擾素是治療此病的主要手段。自1980年后它開始用于治療CML,是1990年后第一個被確定治療CML-CP有遺傳學效應的藥物。1999年以前,國際上公認對低危CML-CP患者首選以干擾素為基礎的治療。江浩教授說,在長期觀察中,采用干擾素治療有20%~30%的患者能獲得細胞遺傳學緩解,生存期有所延長。但干擾素有很多毒性,副作用較者難以接受。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現(xiàn)今惟一能治愈CML的方法。但這一方法受很多因素限制,如患者年齡、病期、經濟條件等,僅約1/3患者有條件接受。此外,移植相關性疾病仍是威脅患者生命的重大障礙。
20世紀末,靶向治療藥物伊馬替尼在CML治療領域獲得的巨大成功,至今已挽救了成千上萬名患者的生命。江浩教授介紹了一項著名的伊馬替尼與干擾素治療初治CML研究(IRIS研究)。在這項研究剛開始不久,由于不耐受、治療效果不滿意、副作用、疾病進展等原因,絕大部分干擾素治療組患者就轉入伊馬替尼治療組,僅2%的患者繼續(xù)干擾素治療。經過72個月的隨訪發(fā)現(xiàn),伊馬替尼治療組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比例和速度顯著優(yōu)于干擾素,伊馬替尼組患者6年生存率達88%,因CML本身導致的死亡不足5%;隨著治療時間的推移,疾病進展的風險逐年降低,第五、六年加速急變率為0!
在不良反應方面,伊馬替尼治療組的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少,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顏面部水腫及皮疹,多發(fā)生在治療早期,隨著持續(xù)使用,不良反應逐漸減少。江浩教授說,伊馬替尼的多數(shù)不良反應是自限性的,有一些需要干預,如果患者有頑固性的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可以采用生長因子和伊馬替尼聯(lián)合使用。
基于伊馬替尼的良好效果,今年年初出版的NCCNCML治療指南與2007年版相比發(fā)生了明顯演變,將伊馬替尼作為1類推薦為CML的一線治療,而干擾素不再推薦作為CML的主要治療手段,刪去關于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CML一線治療的推薦。
伊馬替尼不是傳統(tǒng)的細胞毒藥物,不能把腫瘤細胞殺滅,也不能逆轉致病基因,而是阻斷腫瘤細胞增殖,因此需要長期用藥。由于其價格較高,普通患者難以承受。GIPAP項目就是向需要援助的CML和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捐贈伊馬替尼,至今已有6000多名患者受益,專家希望能結合政府和社會的力量,為更多的貧困患者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