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3年前深秋的一天,75歲的宋阿婆坐著兒子開的小汽車到住在農村的妹妹家走親戚。本來阿婆就老擔心兒子開車出事,一天到晚嘮叨個沒完,那天更是一坐上車心里就直打鼓,不停地囑咐“慢點!慢點”!沒開到村口,真的出事了。前面來了一群牛,兒子為了躲牛,往外一打方向盤,小車一頭鉆進了路旁的玉米秸垛。阿婆嚇得臉煞白,半天沒喘過氣來。
過了兩天,兒子接到鄉(xiāng)下捎來的口信:阿婆病了。兒子急忙趕到鄉(xiāng)下,看見近乎奄奄一息的阿婆,著實嚇了一大跳??前天來時還好好的,怎么兩天功夫變成這樣了?忙接回家送到醫(yī)院。從內科轉到外科,從西醫(yī)轉到中醫(yī),驗了血,查了便,做了心電圖、彩超、X光,連CT都做了,什么毛病也沒查出來??砂⑵啪褪遣蛔÷暤亟袉尽疤?,疼,疼,疼……”聲音響徹整個醫(yī)院大廳。沒法子,醫(yī)生給注射杜冷丁止疼。一針打進去,醫(yī)生告訴家屬應該暫時不會疼了,可是阿婆還在叫“疼,疼,疼……”5分鐘后又注射第二針,針頭還沒拔出,叫聲又響起來了,而且一聲高過一聲,比快臨產的孕婦叫得還凄慘。嚇得女兒抱著阿婆哭,兒子揪起了大夫的衣領子:“你們是怎么當醫(yī)生的?”
住院觀察一周后,阿婆的病無一絲好轉,兒女們拉著阿婆開始了漫長的尋醫(yī)看病路:先在沈陽醫(yī)大瞧專家門診,什么病也沒查出來。又聽阿婆的親家母說長春的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好,就跑到長春去,結果相同。又聽人說,四平醫(yī)院好,又去四平。有人說河北的大夫能,又轉道去了河北。這樣折騰了小半年,阿婆的病卻越來越重。
阿婆每天定期發(fā)作一次,疼起來就在屋里撞墻,幾個人都拉不住,不疼的時候和好人沒什么區(qū)別,能吃又能喝。阿婆每天瞅著墻上的石英鐘,指針一到早9點,阿婆馬上就在床上打起滾來,一叫就是小半天。阿婆的小孫女每天把止疼針準備好,在9點前1分鐘拿在手里??勺⑸淞艘膊还苡?。
轉眼就過了3年。
今年元旦,阿婆弟弟的孫子結婚,請阿婆去參加婚禮。這天,天下著小雪,依舊是阿婆的兒子開車。鄉(xiāng)間的路面很滑,行至離村子不到200米處,前面牛群攔住去路。為躲牛,車輪打滑,整個車子滑下了馬路,車身傾斜,阿婆和兒子被困在車廂內。兒子搖開車窗,把老媽從立起的車身中拽了出來,時間是元月一號上午9點。3年前車禍的一幕重現阿婆眼前,阿婆昏倒在雪地上……
阿婆醒來后覺得渾身一陣輕松,看看墻上的石英鐘,下午4點了,怎么今天肚子還沒疼呢?
從此以后,阿婆再沒喊過肚子疼。
【點評】
宋阿婆在一次乘車遇險后,身體長期感到疼痛,各種治療無效,而在又一次乘車遇險后卻奇跡般地恢復了正常。筆者在近30年的工作中也診治過許多類似的病例。在受到驚嚇、生氣、事故等各種應激或精神刺激后,有的病人長期出現運動障礙,如說不出話、走不了路,有的病人出現感覺障礙,例如咽部難受、看不清東西、胸疼、頭疼等。他們長期就診于各大城市的各大醫(yī)院,錢沒少花,卻檢查不出結果,治療也往往無效。這些人是患的什么怪病呢?
其實,“怪病”一點不怪,它的醫(yī)學名稱為分離(轉換)性障礙。像宋阿婆這樣只是感覺疼痛的,是其中的一類,稱為分離性感覺障礙。這類患者的特點是:不存在真實的軀體疾病,如宋阿婆一樣檢查不出毛??;癥狀往往與某種精神刺激有關;病人常否認疼痛與精神刺激有關,而歸咎于癥狀本身。
這種心理障礙在中西醫(yī)學已有明確記載。由于發(fā)病與個性有關,患者的癥狀常常反復發(fā)作。由于它的診斷、治療非常復雜,因此需在精神科或臨床心理科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3年前深秋的一天,75歲的宋阿婆坐著兒子開的小汽車到住在農村的妹妹家走親戚。本來阿婆就老擔心兒子開車出事,一天到晚嘮叨個沒完,那天更是一坐上車心里就直打鼓,不停地囑咐“慢點!慢點”!沒開到村口,真的出事了。前面來了一群牛,兒子為了躲牛,往外一打方向盤,小車一頭鉆進了路旁的玉米秸垛。阿婆嚇得臉煞白,半天沒喘過氣來。
過了兩天,兒子接到鄉(xiāng)下捎來的口信:阿婆病了。兒子急忙趕到鄉(xiāng)下,看見近乎奄奄一息的阿婆,著實嚇了一大跳??前天來時還好好的,怎么兩天功夫變成這樣了?忙接回家送到醫(yī)院。從內科轉到外科,從西醫(yī)轉到中醫(yī),驗了血,查了便,做了心電圖、彩超、X光,連CT都做了,什么毛病也沒查出來??砂⑵啪褪遣蛔÷暤亟袉尽疤?,疼,疼,疼……”聲音響徹整個醫(yī)院大廳。沒法子,醫(yī)生給注射杜冷丁止疼。一針打進去,醫(yī)生告訴家屬應該暫時不會疼了,可是阿婆還在叫“疼,疼,疼……”5分鐘后又注射第二針,針頭還沒拔出,叫聲又響起來了,而且一聲高過一聲,比快臨產的孕婦叫得還凄慘。嚇得女兒抱著阿婆哭,兒子揪起了大夫的衣領子:“你們是怎么當醫(yī)生的?”
住院觀察一周后,阿婆的病無一絲好轉,兒女們拉著阿婆開始了漫長的尋醫(yī)看病路:先在沈陽醫(yī)大瞧專家門診,什么病也沒查出來。又聽阿婆的親家母說長春的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好,就跑到長春去,結果相同。又聽人說,四平醫(yī)院好,又去四平。有人說河北的大夫能,又轉道去了河北。這樣折騰了小半年,阿婆的病卻越來越重。
阿婆每天定期發(fā)作一次,疼起來就在屋里撞墻,幾個人都拉不住,不疼的時候和好人沒什么區(qū)別,能吃又能喝。阿婆每天瞅著墻上的石英鐘,指針一到早9點,阿婆馬上就在床上打起滾來,一叫就是小半天。阿婆的小孫女每天把止疼針準備好,在9點前1分鐘拿在手里??勺⑸淞艘膊还苡?。
轉眼就過了3年。
今年元旦,阿婆弟弟的孫子結婚,請阿婆去參加婚禮。這天,天下著小雪,依舊是阿婆的兒子開車。鄉(xiāng)間的路面很滑,行至離村子不到200米處,前面牛群攔住去路。為躲牛,車輪打滑,整個車子滑下了馬路,車身傾斜,阿婆和兒子被困在車廂內。兒子搖開車窗,把老媽從立起的車身中拽了出來,時間是元月一號上午9點。3年前車禍的一幕重現阿婆眼前,阿婆昏倒在雪地上……
阿婆醒來后覺得渾身一陣輕松,看看墻上的石英鐘,下午4點了,怎么今天肚子還沒疼呢?
從此以后,阿婆再沒喊過肚子疼。
【點評】
宋阿婆在一次乘車遇險后,身體長期感到疼痛,各種治療無效,而在又一次乘車遇險后卻奇跡般地恢復了正常。筆者在近30年的工作中也診治過許多類似的病例。在受到驚嚇、生氣、事故等各種應激或精神刺激后,有的病人長期出現運動障礙,如說不出話、走不了路,有的病人出現感覺障礙,例如咽部難受、看不清東西、胸疼、頭疼等。他們長期就診于各大城市的各大醫(yī)院,錢沒少花,卻檢查不出結果,治療也往往無效。這些人是患的什么怪病呢?
其實,“怪病”一點不怪,它的醫(yī)學名稱為分離(轉換)性障礙。像宋阿婆這樣只是感覺疼痛的,是其中的一類,稱為分離性感覺障礙。這類患者的特點是:不存在真實的軀體疾病,如宋阿婆一樣檢查不出毛??;癥狀往往與某種精神刺激有關;病人常否認疼痛與精神刺激有關,而歸咎于癥狀本身。
這種心理障礙在中西醫(yī)學已有明確記載。由于發(fā)病與個性有關,患者的癥狀常常反復發(fā)作。由于它的診斷、治療非常復雜,因此需在精神科或臨床心理科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