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組成:地龍10克,黃芪30克,魚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益母草30克,熟地15克,黨參10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丹參10克,石葦30克。
功能:健脾益腎、解毒化瘀。
主治:浮腫久治不愈,小便短少,面黃,乏力,身體虛弱,尿中蛋白久不消退,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弱。
常用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癥、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腎盂腎炎、乙肝腎炎等病出現(xiàn)上述癥狀者。
用法:先將藥物用清水泡過60分鐘,用文火煎2煎,第一煎煎至半小時取藥汁100毫升,再煎半小時取汁100毫升,第二煎煎50分鐘取汁200毫升,兩煎共取汁400毫升,分2—3次飯前半小時溫服。
方解:方中黃芪性味甘溫,健脾補氣利水消腫,經動物試驗能改善腎功能,修復破損的組織,消除蛋白尿為主藥。黨參、熟地、山藥健脾益腎,氣陰雙補,輔助黃芪發(fā)揮補益作用。魚腥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有明顯的消炎作用,經實驗提示二藥可抑制腎小球萎縮和纖維組織增生為佐藥;凝血機制的障礙對腎小球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轉歸均有重要影響,丹參、地龍、益母草活血化瘀,疏通腎絡,能改善微循環(huán)及高凝狀態(tài),有助于免疫復合物的清除和病變組織的修復,亦為佐藥。茯苓甘淡健脾利濕,石葦苦甘利水消腫,二藥增強通利之功為使藥。以上諸藥相輔相成,共奏健脾益腎、解毒化瘀消腫之效。
臨床應用:
1、浮腫重加白術、澤瀉、車前子;熱毒盛乳蛾紅腫、慢性咽炎者加雙花、公英、山豆根;皮膚瘡癤者加地膚子、苦參;血壓高者加夏枯草;伴血尿者加白茅根、仙鶴草、旱蓮草、三七。
2、部份中藥根據病情藥量可加大,魚腥草、黃芪可用至150克,益母草可用至100克。
3、西藥的配合應用:對原用激素者繼續(xù)應用逐漸減量,對原用速尿者待尿量增多后再停用,對血壓高者加用卡托普利,對血脂高者加用月見草油,對長時間大量蛋白尿者加鈣片、魚肝油。
4、慢性腎小球疾患,特別是頑固蛋白尿在臨床上是棘手之癥,治療時一定要有耐心,認證準確后要堅持守方,主藥不能頻繁變換,一定要服滿3個療程(1個療程2個月),病情緩解后可以原方為基礎配成丸散劑常服,可連續(xù)用2—4年,否則難收全功?!罹爸?,1943年出生,河北保定人,中醫(yī)主任醫(yī)師、教授,河北省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國科聯(lián)醫(yī)學專家委員,河北省中醫(yī)基礎理論研究會委員,河北中醫(yī)雜志編委,保定市中醫(yī)藥學會副秘書長,保定市等級醫(yī)院評審委員會副主任。1963年畢于河北中醫(yī)業(yè)校,1977年畢業(yè)于保定業(yè)余醫(yī)大。自1959年隨當地兒科專家張幸愚學習,精于兒科,尤其對治療兒童腹瀉、腎病、癲癇等有較深的造詣。善用針藥配合的方法治療疑難病癥。取得市級科研成果5項,其研制的“薯蕷止瀉膏“治療嬰幼兒腹瀉有較好療效。
參與編寫專著1部,在國家級刊物刊登論文8篇,在省級刊物刊登論文28篇,在國家、省級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26篇,獲國家級優(yōu)秀論文獎6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組成:地龍10克,黃芪30克,魚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益母草30克,熟地15克,黨參10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丹參10克,石葦30克。
功能:健脾益腎、解毒化瘀。
主治:浮腫久治不愈,小便短少,面黃,乏力,身體虛弱,尿中蛋白久不消退,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弱。
常用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癥、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腎盂腎炎、乙肝腎炎等病出現(xiàn)上述癥狀者。
用法:先將藥物用清水泡過60分鐘,用文火煎2煎,第一煎煎至半小時取藥汁100毫升,再煎半小時取汁100毫升,第二煎煎50分鐘取汁200毫升,兩煎共取汁400毫升,分2—3次飯前半小時溫服。
方解:方中黃芪性味甘溫,健脾補氣利水消腫,經動物試驗能改善腎功能,修復破損的組織,消除蛋白尿為主藥。黨參、熟地、山藥健脾益腎,氣陰雙補,輔助黃芪發(fā)揮補益作用。魚腥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有明顯的消炎作用,經實驗提示二藥可抑制腎小球萎縮和纖維組織增生為佐藥;凝血機制的障礙對腎小球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轉歸均有重要影響,丹參、地龍、益母草活血化瘀,疏通腎絡,能改善微循環(huán)及高凝狀態(tài),有助于免疫復合物的清除和病變組織的修復,亦為佐藥。茯苓甘淡健脾利濕,石葦苦甘利水消腫,二藥增強通利之功為使藥。以上諸藥相輔相成,共奏健脾益腎、解毒化瘀消腫之效。
臨床應用:
1、浮腫重加白術、澤瀉、車前子;熱毒盛乳蛾紅腫、慢性咽炎者加雙花、公英、山豆根;皮膚瘡癤者加地膚子、苦參;血壓高者加夏枯草;伴血尿者加白茅根、仙鶴草、旱蓮草、三七。
2、部份中藥根據病情藥量可加大,魚腥草、黃芪可用至150克,益母草可用至100克。
3、西藥的配合應用:對原用激素者繼續(xù)應用逐漸減量,對原用速尿者待尿量增多后再停用,對血壓高者加用卡托普利,對血脂高者加用月見草油,對長時間大量蛋白尿者加鈣片、魚肝油。
4、慢性腎小球疾患,特別是頑固蛋白尿在臨床上是棘手之癥,治療時一定要有耐心,認證準確后要堅持守方,主藥不能頻繁變換,一定要服滿3個療程(1個療程2個月),病情緩解后可以原方為基礎配成丸散劑常服,可連續(xù)用2—4年,否則難收全功?!罹爸?,1943年出生,河北保定人,中醫(yī)主任醫(yī)師、教授,河北省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國科聯(lián)醫(yī)學專家委員,河北省中醫(yī)基礎理論研究會委員,河北中醫(yī)雜志編委,保定市中醫(yī)藥學會副秘書長,保定市等級醫(yī)院評審委員會副主任。1963年畢于河北中醫(yī)業(yè)校,1977年畢業(yè)于保定業(yè)余醫(yī)大。自1959年隨當地兒科專家張幸愚學習,精于兒科,尤其對治療兒童腹瀉、腎病、癲癇等有較深的造詣。善用針藥配合的方法治療疑難病癥。取得市級科研成果5項,其研制的“薯蕷止瀉膏“治療嬰幼兒腹瀉有較好療效。
參與編寫專著1部,在國家級刊物刊登論文8篇,在省級刊物刊登論文28篇,在國家、省級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26篇,獲國家級優(yōu)秀論文獎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