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怎樣處理中藥湯劑沉渣

    煎好的中藥湯劑放溫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狀沉淀物。這泥糊樣沉淀物,到底是加點水攪混服下,還是干脆棄掉,則是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勿小看,直接關系藥效。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劉占文教授講,中藥湯劑的沉淀物是喝還是扔,是因藥而定的。劉教授對黃連與甘草共煎所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作個大體介紹,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連素等生物堿,甘草的主要

    有效成分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這兩類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較大,故在用水煎煮時能夠由中藥飲片中溶出,兩種藥共煎時,各自進入水中的黃連素和甘草酸,有可能相遇并形成水中溶解度較小的鹽或復合物,以微細顆粒狀固體懸浮于煎液中,使煎液變混濁,如果將此煎液放置,則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狀物。黃連與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較大,所得湯液,放置澄清,則上清液可以達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極苦的黃連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樣物中了??梢?,如果將含有黃連和甘草的處方共煎時,所得湯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狀物,若棄之不用,顯然會影響藥效。正確的作法,還是再往泥糊狀沉淀物中加點水,并攪混,將此混濁液再服完,是合適的。據(jù)劉教授講,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完全闡明哪些藥物間所形成的難溶于水的物質,是有效還是無效,但為保險起見,即為了確保藥效起見,還是不要將泥糊狀物棄掉,盡可能服用為宜。

    對于中藥煎得的湯液,雖然古代醫(yī)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產(chǎn)生水中難溶解的物質,或者說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產(chǎn)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臨床實踐中,卻已注意到,不能輕易除去所產(chǎn)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辦法,其中就有藥液過濾。目的就是讓沉淀物進入藥液,以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僅用一層粗紗布或網(wǎng)布過濾。總之,喝中藥湯劑,雖然較混濁,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圖好看、好服而將中藥湯液輕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的湯劑全喝為好。

更多中藥材
  • 大家應該都吃過芥末這種東西吧,芥末除了可以做成醬以外,也是可以用來榨油的,也就是傳說中的芥末油,很多人都喜歡芥末的味道,吃下去的時候,感覺神清氣爽,當然也有很多朋友會被芥末嗆的流眼淚,難以忍受,不過過后,也是非常難戒掉芥末,那么芥末籽是白芥......
  • 提到白芥子,可能大家都沒有什么印象,平時都沒怎么接觸過,其實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能治療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疾病,比如肢體麻木,關節(jié)腫痛,濕痰流注等等;它還叫做辣菜子,在四川、安徽、河南、山東比較多;那么白芥子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功效呢?白芥子外敷......
  • 有一種湯,是大眾非常喜愛的養(yǎng)生湯,它是由紫蘇子、萊菔子、白芥子三種中藥熬制而成的,它們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熬制成湯,功效更是可以增強;具有降氣消食、溫化痰飲之功的方劑,用于老人中虛喘嗽,痰壅氣滯之癥,這種湯就是三子養(yǎng)生湯;那紫蘇子萊菔子......
  • 關節(jié)炎這種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是常見病,當然有很多勞動力比較重的青年朋友們也出現(xiàn)了關節(jié)炎疾病,關節(jié)炎的種類有很多,類風濕性的關節(jié)炎就是高發(fā)的一種,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關節(jié)炎,對于患者的傷害都比較大,也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那么到底白芥子與花椒的功......
  • 面癱是最近這些年高發(f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冬季,因為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注意保暖,可能因為天氣寒冷,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導致了面癱的病發(fā),面癱的中醫(yī)治療辦法還是非常多的,比如針灸就是其中的一種,另外中藥材天南星也有治療面癱的效果,那么究竟天南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