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只吃母乳也會貧血

    我們提倡母乳喂養(yǎng),但是如果光吃母乳而不及時添加輔食,就容易患一種營養(yǎng)性貧血,這種貧血的患兒的紅細胞比正常的紅細胞大,所以稱為大細胞性貧血或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是維生素B12或葉酸的缺乏。維生素B12含有金屬元素鈷(Co),是維生素中唯一含有金屬元素的,所以又稱為鈷銨素。葉酸需要維生素B12的輔助才能變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而四氫葉酸在紅細胞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雖然人體對維生素B12和葉酸的需要量很低,但由于幼兒和兒童時期生長發(fā)育較快,故與成人相比容易因攝入不足而發(fā)??;還有一些孩子是因胃腸道吸收不良等原因造成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維生素B12缺乏時,除了影響紅細胞的生成外,還使一種叫“甲基丙二酰輔酶A”的物質不能分解,這種物質堆積后可能對神經細胞有直接損害。因此如果是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貧血,患兒尤其是嬰兒還常有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如表情呆滯、反應遲鈍、嗜睡少動,看見媽媽或奶瓶也沒有高興的表示;同時運動功能發(fā)育緩慢,如坐起、爬行、站立、走路等動作均發(fā)育遲緩,甚至倒退;還有哭無眼淚、不易出汗等表現。重癥患兒還可表現為頭、舌、唇、上肢乃至全身顫抖。葉酸缺乏所致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的患兒一般沒有臨床癥狀。

    查明原因后,及時給予維生素B12或葉酸能很快糾正貧血,絕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極少患兒由于治療不及時影響智力發(fā)育。

    怎樣才能有效預防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發(fā)生呢?答案非常簡單:正確合理的膳食。

    兒童每天的維生素B12需要量為0.5-1.0微克,葉酸需要量為60-100微克。動物食品如肉類、肝臟、腎臟含維生素B12較多,而蛋、奶中含量少,母乳中維生素B12含量更少,所以如果孩子出生后只用母乳喂養(yǎng),6個月后仍不添加輔食,就容易發(fā)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葉酸在菠菜、萵苣、甘藍、扁豆及各種瓜果中的含量很高,在肝、腎、蛋黃、母乳、牛乳中的含量也很豐富。但要注意食物加熱過程中,葉酸很容易被破壞,煮沸時則100%被破壞。所以在選擇烹飪方式時應冷熱菜搭配,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

更多中藥材
  • 第一,我們胃痛,胃脹,兩脅脹痛,噯氣,生氣的時候加劇疼痛,與情緒相關的胃部癥狀,那么一般與肝氣郁結,肝橫逆犯胃它是有關系的,這個時候需要疏肝和胃來進行調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盛,故為酸也。明代宮廷賢的論......
  •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歸脾丸的其他的作用。歸脾丸是中藥著名的一個方劑,它的主要成分是黨參、白術、黃芪、甘草、當歸、茯苓、遠志、酸棗仁、龍眼肉、木香、大棗等等的組成,它的作用是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所以它主要治療的是心脾兩虛,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古方,用來解決脾虛脾濕、脾寒、脾積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問題。這個古方其實就是實皮散,它是由檳榔、茯苓、白術等等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決脾虛脾濕的問題。其中呢,檳榔破積,降氣行滯,作用于胃和大腸經,并且有降氣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濕體質的人身體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軟,贅肉比較明顯。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膚出油比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懶動。大家發(fā)現有上述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許暗示你也存在著水濕之氣比較重的問題,建議要及時調理。......
  • 肝氣郁結在臨床上常見有四類癥狀。第一,平常的唉聲嘆氣,情緒波動比較大。第二,胸悶,胸脅脹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脹痛。第三,入睡比較困難,并且容易醒,夢多,頭脹頭疼。第四,嗓子里面總感覺到有異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現了以上四種癥狀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