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盛夏除濕有良方

    入夏以來,公司職員李女士整日疲乏無力,全身酸困沉重,頭腦昏昏沉沉,工作效率明顯下降,并且食欲不振,口氣重。她曾多次到醫(yī)院檢查,都沒有查出明顯異常。醫(yī)生認(rèn)為是亞健康狀態(tài),建議她到中醫(yī)科調(diào)治。中醫(yī)大夫看到她的舌苔又白又厚,辨證屬于濕邪為患,處方以平胃散加味,服藥7天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舌苔也褪去一半。

    這樣的病例臨床上近期極為常見。中醫(yī)認(rèn)為,人體的健康與環(huán)境因素關(guān)系密切。盛夏季節(jié),環(huán)境溫度高,濕度大,天氣悶熱。濕邪極容易留滯人體,導(dǎo)致困滯不舒、食欲不振、舌苔厚濁等。特別是梅雨時期,“濕”更是導(dǎo)致疾病的常見原因。因此,在夏季除了防暑之外,及時清除濕邪也是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措施。以下介紹幾個盛夏除濕的食療方:

    三色豆湯:白扁豆、紅小豆、綠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綠豆甘寒,能夠清熱解暑,利尿消腫,滋膚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紅小豆又稱赤小豆,能解毒利水,清熱去濕,健脾止瀉。三色豆湯甘甜可口,能夠清熱除濕。常食還有助于凈化血液,解除內(nèi)臟疲勞。

    冬瓜海帶湯:冬瓜100克切片,海帶30克洗凈,蝦皮、精鹽適量,煮湯食用,每日一次,也可以加鯽魚一條,一起燉湯食用。

    冬瓜味甘淡,性寒涼,有清熱利水功效,可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咸,性寒,具有清熱利水,養(yǎng)陰止血的功效。鯽魚性味甘平,能夠健脾益胃,利濕止渴。本方消暑除濕功效顯著。

    竹葉茶:竹葉5克,白茅根5克,荷葉兩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dāng)茶飲用。每日一劑。

    竹葉甘淡而寒,功善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咸,性辛涼,能夠清暑利濕,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適用于夏季皮膚、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香薷飲: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蘇葉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dāng)茶飲用。每日一劑。

    香薷味辛微溫,有發(fā)汗解表,和中利濕功效。紫蘇葉性味辛溫,能發(fā)散風(fēng)寒,行氣和中化濕,又解魚蟹之毒。白茅根清熱利尿。本方特別適用于夏季貪涼而致的感冒,身上困重,怕冷而心煩,頭痛而無汗,或見腹痛吐瀉,小便不利者。夏季因食用魚蟹海鮮而導(dǎo)致惡心嘔吐腹瀉者,也可飲用。

更多中藥材
  •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樣,剛看到這個詞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更別提它的功效與作用,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菩薩豆(《日華子》),續(xù)隨子(《開寶本草》),拒冬實(《本草圖經(jīng)》),聯(lián)步(《斗門方》),拒冬子(《本草匯言......
  • 古時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認(rèn)為是為了表示女孩子很寶貴,所以用千金來形容;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千金這個詞,而是和千金類似的名字千金子這味中藥;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吉林、遼......
  • 一提到中草藥,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藥盲”,往兩個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字或詞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千金子與水稻的區(qū)別就讓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有逐水退腫,破血消癥,解毒殺蟲的功效;......
  • 我們中藥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莖等,也有很多是化學(xué)合成的物質(zhì),但還有一種,就是植物的種子,比如說火麻仁,火麻仁,中藥名,??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圓形,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xì)的白色或棕色網(wǎng)紋,兩邊有......
  • 火麻仁這個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特別清楚它,那么應(yīng)該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癮的大麻,是不是說的有點可怕,它其實為??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別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線麻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后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