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斑禿秘方

    方劑(一)

    〖 辨 證 〗 心腎不足,血不榮發(fā)。

    〖 治 法 〗 補腎榮發(fā),養(yǎng)血寧心。

    〖 方 名 〗 四物湯二至丸加減方。

    〖 組 成 〗 生地15克,當(dāng)歸9克,靈磁石30克,砂仁6克,熟地15克,川芎6克,墨旱蓮15克,桑椹子15克,白芍12克,制首烏15克,朱茯神15克,木瓜9克,黃精1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董國權(quán)方。

    方劑(二)

    〖 辨 證 〗 肝血不足,血余失養(yǎng)。

    〖 治 法 〗 補養(yǎng)肝血,佐以益腎。

    〖 方 名 〗 加減美髯湯。

    〖 組 成 〗 何首烏30克,當(dāng)歸30克,杭白芍12克,魚鰾膠9克(烊化),菟絲子10克,補骨脂9克,枸杞子10克,懷牛膝10克,代赭石6克,淡竹葉9克,連翹心4.5克,炙甘草6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 出 處 〗 宛新錚方。

    方劑(三)

    〖 辨 證 〗 肝腎虧虛,血虛失養(yǎng)。

    〖 治 法 〗 滋陰補血,烏須生發(fā)。

    〖 方 名 〗 苣勝子方。

    〖 組 成 〗 苣勝子9克,黑芝麻9克,桑椹子9克,川芎9克,酒當(dāng)歸9克,甘草9克,菟絲子12克,何首烏12克,白芍12克,炒白術(shù)15克,木瓜6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趙炳南方。

    方劑(四)

    〖 辨 證 〗 肝腎不足,血虛脫發(fā)。

    〖 治 法 〗 滋補肝腎,養(yǎng)血生發(fā)。

    〖 方 名 〗 加味養(yǎng)血生發(fā)湯。

    〖 組 成 〗 生地15克,熟地15克,雞血藤15克,首烏藤15克,生黃芪30克,川芎9克,白芍15克,明天麻6克,冬蟲夏草6克,旱蓮草9克,桑椹15克,木瓜6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趙炳南。

    方劑(五)

    〖 辨 證 〗 熱邪傷肺,皮毛憔悴。

    〖 治 法 〗 清泄肺熱,涼血解毒。

    〖 方 名 〗 柏葉浸劑(外用)。

    〖 組 成 〗 鮮側(cè)柏葉32克,75%酒精100毫升。

    〖 用 法 〗 鮮側(cè)柏葉放入精酒中浸泡,7天后方可使用。用棉球蘸藥液少許,涂搽患處。

    〖 出 處 〗 豐明德方。

更多中藥材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42歲的男性,他來找我的時候主要表現(xiàn)就是這個,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個脹悶,還有呢就是平時工作的時候容易生氣,心煩,晚上睡覺呢也是特別容易做噩夢。我看了一下他的脈象呢,是弦滑脈,苔是白膩,有齒痕。從上面這些表現(xiàn)呢,中醫(yī)就給......
  • 它分三種吧,一種是潰瘍性結(jié)腸炎,一種是克羅恩病,還有一種呢,腸鏡經(jīng)常打出這樣的報告的,慢性結(jié)腸炎,結(jié)腸炎癥改變,結(jié)腸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腫啊,甚至有一點點滲血了,重的呢可能會有糜爛,這個就是結(jié)腸炎在腸鏡下的表現(xiàn)。對于患者來講呢,一般患者......
  • 就是這個濕啊,主要是從我們脾胃來的啊,因為中醫(yī)講究脾胃是來運化水濕的,脾胃的功能減弱啊,也就是脾胃氣虛了,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就會導(dǎo)致這個水濕之氣在人體內(nèi)積聚,積聚以后成為這個濕邪,我們一般就叫做寒濕。濕邪呢分為寒濕,也分為這個濕熱,就這兩......
  • 在我們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實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導(dǎo)致我們的胃腸功能紊亂患者也特別多,這個失眠的癥狀包括我們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包括胃脹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悶吶,這些癥狀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這個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所以說我們的中醫(yī)就講究辨證治療......
  • 在我們脾胃病科有脾胃癥狀的病人比較多,也有許多患者有腰疼。到我們脾胃病科來看病的時候呢,他往往沒有注意這個腰痛,我們在問診的時候呢,就要注意,因為這個脾啊和腎呢,一個是先天之本,一個是后天之本。所以說這個腰痛啊,跟我們的胃痛,跟我們的胃脹,......